您的当前位置:

曹奉昭

  曹奉昭,字玄九,清光绪元年(1875年)生,安徽当涂人。湖南著名幕僚曹本观之女。 少时聪颖好学,7岁即能赋诗。
    一日,父命其作诗,她顺口应道:“只恨常娥多管事,为何牵我到红尘?”又命她作古 体诗,她道:“我骑白鹤云中来,仙人铁笛催花开。”其父大喜,谓:“此子生有夙慧!” 勉励她继续攻读诗文。22岁嫁绍兴范迪煌为继室。范迪煌游幕湖北,她随至荆州。该州人士 续修方志,就曾编选了她的诗作。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黑龙江将军恩泽聘范迪煌为幕僚。又二年奉昭携带二女来江 省。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之难,俄军入侵黑龙江,她随范迪煌避居农安。次年,复返齐齐哈 尔。范迪煌充文案处会办,兼营务处会办。后来又赴吉林,任交涉局帮办。奉昭均曾随往, 所至之处均有诗作,“诗名益噪”。
    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1904至1905年),在我国领土辽东半岛上爆发了日俄战争,俄 国战败,日本的侵略势力向我国东北扩张。曹奉昭忧国忧民之心日深,曾赋诗“国中阒无人 ,何恃御外侮”(《叙怀》)。一天,忽然将平生所著的诗稿统统烧掉。范迪煌见此情况, 惊问其故。她回答说:“当今之世,列强纷争,诗虽工,不能以御外侮也!”
    曹奉昭博学多识,除了诗词外,对天文、兵法、音乐、绘画、医学、物理学等,无不热 爱。后来,夫妇二人移居拜泉。
    曹奉昭诗作充满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如“强邻心叵测,争竞几时休”(《过沪上有感 》),“即今事变多,谁作中流柱”(《叙怀》),对列强侵华的隐忧与渴望抵御外侮的感 情跃然纸上。偶也写了一些抒发自己情怀、有情有景的诗句,如:“新秋夜听漏更长,人在 高楼月色凉。铁笛一声天地阔,不知香雾湿衣裳”(《偶成七言绝句》)。“亭台空旷静无 声,闪看微云苒苒生。花影一帘人独立,满天秋色月含情”(《独立》)。这些诗句清新淡 雅,语言朴素自然,但也饱含哀怨之情。
    民国五年(1916年)3月15日,女诗人曹奉昭因 偶染瘟疫病逝,时年42岁。其诗作大都因焚稿而不传。范迪煌收集其佚诗数十首,名之为《 绣余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