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马忠骏

  马忠骏,原名马德扬,字荩卿、无闷,又称遁园、遁庵。祖籍山东省蓬莱县,1870年5月 28日生于奉天海城(今辽宁省海城县)接官堡。清末,马忠骏曾去盛京(今沈阳市))考秀 才未中,为“谋升斗之禄”,在盛京将军衙门做一名额外效力书记,从此步入仕途。他的文 笔受到盛京将军增棋的赏识,被擢为文案委员。不久,因办理文案得力,保充宁远盐厘局长 。中东铁路修筑之后,又充任交涉局委员。
    1900年,沙俄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出兵侵入中国东北,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社会一 片混乱,人民惨遭蹂躏。盛京将军增祺为稳定局势,提出同俄军和谈。这一差事“虽悬赏千 金,无人肯往”。危难之际,马忠骏虽职位卑微,却挺身而出,请命为使,担负重任。他率 一行人前往俄军占领下的旅顺。他在同俄军驻旅顺要塞司令、海军中将阿列克塞耶夫交涉过 程中,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不辱使命。由于他“沈审有意,略胆兼干,人且辨慧,不为人 屈”,终于达成了俄军停止进攻、由中方维持地方秩序的协议。马忠骏的这一行动,不仅受 到世人的赞誉,而且也“以使才名关外矣”。1902年,马忠骏受命参与收编辽河一带巨 匪冯德麟等。因办理此案有功,盛京将军增祺奏保他“以知府仍分省补用”。这样他在两年 期间,就由一名普通的文案委员晋升为知府一级的官吏。1907年,他又“因办理交涉措置裕 如,以道员留奉天补用”。
    马忠骏从政后,为图谋民族和国家的富强,上书建议屯垦实边。1911年,东三省总督赵 尔巽委派其为吉林屯垦局局长。后又改任官运局(次年改为榷运局)局长。
    1914年,来到黑龙江省,任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兼巡按使朱庆澜的顾问官。同 年9月23日,黑龙江省巡按使公署任命他为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驻哈尔滨),管辖松花 江以北的铁路交涉事宜。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政府陆续收回了中东铁路沿线地区部分行政权。1921年2月5日, 北京政府决定设立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管辖中东铁路沿线各地市政。马忠骏先后任该局 副局长、局长。任职期间,颇有政绩。在其主持下,修建了哈尔滨通道大街(即今中山路) ,并在路旁栽下了大量的榆树。他的夫人还募捐创办了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马忠骏是一位 有正义感、富于同情心的官吏,不仅施善济贫,还援助过革命者。时任市政管理局教育科长 的高崇民,正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当马忠骏知道有人欲加害于他的时候,给予其资助并设法 帮助脱离险境。周恩来来哈尔滨的时候,他也曾通过各种关系给予帮助。
    马忠骏宦海沉浮多年,看到军阀混战、官场腐败,产生了对仕途的厌倦。他急流勇退, 于1925年9月2日辞去了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之职。马忠骏这种隐遁的思想由来已久, 他从1914年任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时起,至1925年卸任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局长职止 ,用10余年时间,“于距哈尔滨八里马家屯置地数百亩,自辟林园,莳果菽疏,为晚岁憩息 之所”。他称之为“遁园”,即众所周知的“马家花园”。他在遁园不仅栽花、种树、修舍 、建亭,而且还仿岳飞墓筑一圆形冢,题名“生圹”。在遁园,马忠骏与当时著名文人墨客 、军政要员撰文、吟诗、作画。1925年中秋时节,他将其诗文编辑成册,名为《遁园杂俎》 ,并刊行。《遁园杂俎》中有文集两卷,共25篇;诗集10卷共1174首。这是研究东北、黑龙 江、哈尔滨历史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马忠骏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
    1931年之后的东北沦陷时期,马忠骏的爱国表现尤为突出。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 等人投靠日本侵略者,马忠骏认为这是卖国。因此,他为避开侵略者和汉奸,终日闭门不出 。日伪当局为了利用他的声望扩大影响,千方百计拉拢利诱。伪黑龙江省省长程志远曾任他 为伪省公署参议,遭到他的严辞拒绝。他不仅不同日伪同流合污,而且还在马占山、冯占海 等东北军爱国官兵坚持抗战的时候,秘密捐款支援。为此,他曾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在身陷 囹圄之时,日本侵略者对他软硬兼施,但他从容自若,坚强不屈,并一再告诫家人:“千万 不能给伪政权当差。”日本人慑于马忠骏身为东北政界元老、德劭望高,不敢加害于他,只 好借伪满要员张焕相、熙洽保释之机,勒索重金后释放。他出狱后,仍“宁居乡里,不事日 本”,全家迁居遁园。日本侵略者诱迫马忠骏出山之心不死,大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过去曾 与马忠骏相识,他来哈尔滨时要求会面叙旧。见面时,马忠骏十分警惕,毫不为土肥原的“ 日满亲善”之类言词所迷惑,一再表示“自己年迈,无力报效国家”。坚持不与日本人合作 ,并且以此教育子孙。每年的正月初五,都要把子女们召集到一起,告诫他们:“不要忘了 ,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就要保持中华民族的气节,就要对祖国忠贞不 渝!”因此,他拒绝将女儿马淑芳嫁给伪满大臣韩云阶,阻止儿子马维圃去日本宪兵队工作 ,还让其长子维邦、次子维方和孙子佩琏等到克山务农。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关心他、团结他、帮助他。他对中国共产党深有好感 。他钦佩抗日将领李兆麟。当李兆麟将军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他非常悲痛,并列名为 其治丧和送葬。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之后,马忠骏因自己身为旧中国风云一时的官僚和拥有大量土地 而顾虑重重。中共哈尔滨市委根据实际情况和党的政策,征得中共中央东北局李富春、陈云 的同意,作出决定,把他的成分定为实业家,采取保护政策。对“马家花园”,哈尔滨市市 长刘成栋还签发了“军民人等不得擅自损毁或占用”的证明书,加以保护。
    马忠骏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十分感谢,为了支援东北的文化事业建设,他把 自己珍藏数十年的古籍、文物献给了筹建中的东北图书馆。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 的4个子女先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使马忠骏感 慨万千,他为自己“历经五朝,年逾八旬,躬逢盛世”而欢欣鼓舞。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马 忠骏的进步予以充分的肯定。1956年5月,安排他为哈尔滨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57年6月1日病逝于哈尔滨,终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