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魏毓兰

  魏毓兰,字馨若、馨钥,号琴猗、又号唯园,木叶山人。1876年生,山东黄县人。据说 他“幼有异行”,“诗文词赋号通才,试辄冠军”。时誉“齐鲁神童”。
    20世纪初,魏毓兰官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宏文学院。1903年,在“拒俄运动”中归 国,后入山东省立师范学校,翌年以优等成绩毕业,回故乡黄县任官学坐办兼国学讲席。创 办了私立黄县公学,自任校长,造福乡梓。
    1909年,在吉林长春的留日同学发起办报,电邀魏毓兰主持笔政。他只身来东北,先后 出任《长春时报》、《长春公报》、《国民新报》等报社总编辑,鼓吹民主革命,在报界和 读者中声名日隆,受到推崇。
    辛亥革命时,东北各地仍为清朝官吏把持。1911年12月3日,《国民新报》刊文《卖国奴 之好机会》,揭露日本驻长春领事馆奉政府电示,拟乘“川鄂乱耗”之机,“巨金延聘中国 人十五名”,专门调查东北“军政学绅各界一切隐事”。日领见其特务活动被泄,恼羞成怒 ,立即照会抗议。地方当局屈从其无理要求,下令报社“即予更正”,“辞退访员”。
    魏毓兰愤而“橐笔北上”。1912年,他走访了绥化、佳木斯等地,最后在省城齐齐哈尔 落脚,重投报界。9月1日,主持创刊《爱国白话报》,每日对开一大张,旨在“专以浅近文 言,诱进政治常识,唤起社会爱国热忱”,期发千余份。第二年,代理《黑龙江时报》社总 编辑。不久,改任进步党哈尔滨交通处主办的《新东亚报》社总编辑,旋又重回齐齐哈尔主 编《垦务公报》。
    当时齐齐哈尔因受辛亥革命的影响,出现办报热潮。但无论革命党人机关报、官报和民 报,大都“发报尚易,收费颇难”,多天折。魏毓兰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招股集资,在1916 年初独自创办了大型的民办日报《黑龙江报》。
    魏毓兰自任社长兼总编辑,以“提倡殖边,促进教育,代表舆论,拥护国政”为宗旨, 每日对开两大张;7月又随报附送书页式文艺小报。创刊初,就受到省城各界人士的欢迎。省 公署也极为重视,每月拨给数目不等的津贴共数百元。魏毓兰视此报若身家性命,殚精竭虑 ,惨淡经营,10余年间坚持“启民智、辟利源、固国防”的初衷,从而使该报成为当时在省 城影响最大的一家报纸,对黑龙江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黑龙江报》编采人员仅三四人,魏毓兰兼顾采编印发,事无巨细,多需亲躬。但他巧 于周旋,时常手不释卷,尤其勤于笔耕,在编报中极为注重搜集和积累资料。据他自述,“ 或得诸故老传闻,或参考以私家著述,或网罗散失,旁挹群言。久之,笔记盈箧,灿然略备 。益以身经目睹之政局变迁、人物臧否,凡地理、历史、土物、风俗以及军警法学之科,垦 矿渔林之业,一切内政外交,与夫金石、诗歌、货殖、方伎之属,兼收并蓄,锲而不舍,积 时阅六寒暑,计稿得百万言,分类约二十余种,统名曰《龙塞丛编》”。
    这个“丛编”未能付梓,但有些部分如黑龙江流域调查、蒙边调查等,曾在报上连载。 1919年3月,为了纪念《黑龙江报》出版第1000号,从“丛编”中“抽摘旧闻数十种”,印制 增刊《龙城旧闻》一书。这是一部约8万字的方志性著作,对齐齐哈尔的历史沿革、人物、风 俗和诗词作品等多有记载,极具文史价值,后来曾多次再版。
    《黑龙江报》期发数已不可考,但据史料记载,所刊魏毓兰的著作当时颇获好评。有人 赞他“文似欧阳,词近周柳”;有人称他的兴安岭游记等,“纪载覃洽”,足为黑龙江“志 书之祖”;他的诗友曾作诗褒他“觥觥魏子人中豪,大笔淋漓气抖擞”。其中虽多有不实之 词,却有效地扩大了他的知名度。20年代,先后被任命为省政务厅科员,警察厅名誉秘书, 陆军第29师司令部书记官等,并获勋一位七等嘉禾章。两度被聘为《黑龙江通志》分纂员, 负责编纂《职官志》,补纂《武备志》,是为省城各界有影响的社会名流。
    魏毓兰利用这些兼职和社会影响,使《黑龙江报》得以持续不停地坚持出版,同时借机 广为搜集资料,为新著做准备。后来,他在《龙塞丛编》的基础上,扩充而成《木叶山馆丛 书》,计25部82卷。这部丛书的种类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在黑龙江省是罕见的。
    东北易帜后,省公署出版机关报《黑龙江民报》,魏毓兰主办14年的《黑龙江报》于19 29年4月终刊。不久,他又创办了政闻通讯社,为省内外报纸供稿。但是,他的事业很快就被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活动所破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侵占齐齐哈尔, 他刚刚补纂成稿的《武备志》,被侵略军的炮火焚毁,政闻社不久也中挫。
    沦陷初期,日伪当局曾经委任魏毓兰为伪省署总务厅弘报股长,企图利用他的声望制造 “日满协和”的骗局。他在花甲之年,一度主编《黑龙江民报》副刊《黑水艺舟》,趁机载 刊了他的著作《黑水稗史》及旧体诗等。这些“只知有汉”的史事,曲折地反映了他对故国 的眷恋之情。大约于1939年离开该报,寄食于伪满第三军管区司令之家,充当家庭教师,直 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在旧中国,魏毓兰因长期吸食鸦片,身体虚弱,于1949年秋病逝。时年73岁。
    魏毓兰所著《木叶山馆丛书》未能全部付梓,除《龙城旧闻》外,仅有《黑水诗存》传 世,为黑龙江近代文学史较有影响的一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