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山
陈东山,名宗岱,以字行。1879年生,吉林伊通人。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年纪很小就
为地主当长工。
民国初年,他流落到密山县的杨木岗,因好赌,输光了工钱,便去富锦、挠力河一带种
鸦片烟,被当局发现,将烟苗毁掉。他愤而出走,入俄境做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陈东
山加入在俄华工会,由苏俄方面提供武器,成立“东亚革命军”。1922年8月回国,宣称要铲
除“有产者保护之政府”。在密山县境活动,一度攻下密山县城,声威大振。东北当局深以
为患,后来将陈部招抚,编入东北边防第四旅第五团,委陈东山为团长。但当局对其并不信
任,加上同僚掣肘,陈东山郁郁不得志,只好委屈从命。1927年,李杜出任依兰镇守使,对
陈东山倍加抚慰,陈才沉下心来追随李杜卫戍地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杜在下江通电抗日,时为六六八团团长的陈东山坚决支
持李杜的抗日义举。在哈尔滨保卫战中率领全团官兵浴血奋战,战绩卓著,受到李杜的嘉奖
,并被擢升为吉林自卫军旅长。1932年4月下旬,李杜决定出兵三路配合黑龙江省义勇军反攻
哈尔滨,委陈东山为中路军副总指挥。陈东山督率大军由依兰出发,曾配合宫长海部夺下方
正,又连克延寿、黑龙宫、珠河等重镇,大军直逼哈东,战局极为有利。不料,日军从水路
偷袭依兰,前方各部陷于困境,反攻哈尔滨不果,陈只好率部撤回密山山区,整备兵马,以
图再举,并受命为第四路军总指挥。当年末,日军大举来犯,自卫军各部终于不支,李杜于
次年初撤往苏联,临行前特委陈东山为吉林自卫军代总司令,着令他招集旧部,继续开展抗
日斗争。
陈东山宣誓就职后深感责任重大,着力联络自卫军旧部,又聚起一支2000余人的抗日武
装,趁日本侵略军在吉东、下江等地区立脚未稳,率部向密山县城发起攻击,于1933年2月9
日克复密山县城,捣毁伪县署、税务局、银行等机关,然后主动撤出。2月12日,陈部又克复
平阳镇,全歼伪军1个排,生擒日军7人。3月初,原虎林保卫团总队长高玉山在虎林揭起抗日
义旗,陈东山闻讯即率兵前往,两军合成一路在密山、黑嘴子等地多次重创日伪军,大大振
奋了吉东地区民众的抗日热情,打破了自义勇军主力失败进关后的低沉局面。
陈东山部的崛起引起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关注,中共满洲省委曾指示吉东局务必要派
几名党员到陈东山部工作。吉东局派出两名干部到陈东山部,对于提高陈部官兵的民族觉悟
、坚定抗日到底的信念起了推动作用。
1934年初,日伪军出动重兵对密山、虎林、饶河等地进行大规模“讨伐”。陈东山部在
李杜等重要将领入苏后,又坚持抗战1年之久,这时已失去任何援助,弹药、被服、粮食等物
资频频告急。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陈部终在勃利县境被击溃。陈东山见大势已去,不得已
退入苏境,后假道进入新疆,被委以新疆督办公署中将高等顾问。军阀盛世才唯恐东北义勇
军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多种卑鄙手段迫害残杀东北义勇军将领。陈东山入新疆不久,
因病住院期间,被盛世才派人秘密谋杀于医院内,终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