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麟
万福麟,字寿山。1880年生,吉林农安人。自幼失学,在家务农,闲时习武,能骑射。
19岁时,义和团运动兴起,沙俄入侵东北,各地成立联庄会自保,万福麟乃投充团丁,开始
戎马生涯。
1905年,万福麟由民团转入奉天康平县巡捕队,充任马队哨长(排长),隶统领吴俊陞
部下。1911年,随军征剿土匪有功,升任奉天后路巡防马队第三营管带(营长)。1912年8月
,随吴俊陞镇压帝俄策动的内蒙郡王乌泰叛乱,继而往剿蒙匪,屡立战功,升后路帮统(副
团长)。1916年,日本帝国主义策动“满蒙独立运动”,蒙匪巴布扎布受其指使,发动叛乱
,万福麟参加平叛,与蒙匪激战,歼敌大部,声名大振。1917年,后路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九
师,任该师第五十七旅第一一四团团长。1920年,升任第五十七旅旅长兼中东铁路护路军哈
(哈尔滨)满(满洲里)司令。次年,兼领海(海拉尔)满(满洲里)警备总司令。1922年
,调任陆军第二十九师步兵第十五旅旅长。1925年,晋为东北陆军第十七师师长兼骑兵军副
军长。翌年,调任东北陆军第三方面军团第八军军长,并被授以陆军中将、骁威将军等职衔
。
此后,万福麟长子万国宾娶了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家的小姐,万福麟因此成了张学良的至
亲。不久,奉军入关,万福麟奉调率部前往,隶属张学良麾下。1928年“皇姑屯事件”中,
张作霖与黑龙江军务督办吴俊陞被炸身亡。张学良继掌东北军政大权,旋即委任万福麟接替
吴俊陞黑龙江军务督办之职,兼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1929年1月,在“杨常事件”中,万
福麟坚决支持张学良处决图谋不轨的杨宇霆、常荫槐,帮助张学良稳定东北局势,受到张学
良赏识。经张学良积极举荐,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其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东北政务委员会委
员。
万福麟不谙政务,执掌黑龙江军政大权3年有余,建树极少。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
万福麟派其精锐梁中甲部陈兵于满洲里,韩光第部布防于扎赉诺尔。战端既开,一战梁中甲
被俘,再战韩光第阵亡。军事失利,民怨四起。
1930年3月任呼伦贝尔警备司令。9月,率所部主力随张学良入关,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
。一年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万福麟仍随张学良滞留北平,无意返黑龙江守土抗战
。此时,其子万国宾将黑龙江官银号所有库存席卷一空,并将印完尚未发行之江大洋运到哈
尔滨,未经法定手续即盖上了“哈尔滨监理官印”,在哈尔滨市购买黄金,然后转到北京、
重庆等地购置房地产,发了一大笔国难财。1931年11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令免万福麟黑龙
江省政府主席职,后任北平绥靖公署常务委员。1932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
常务委员。他在黑龙江任职期间,就十分重视黑龙江通志的编纂工作,东北沦陷后,在京组
织并出资出版了《黑龙江志稿》。
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驻防热河的东北军汤玉麟部一触即溃。奉命率部协同汤玉麟防
守热河的万福麟,未经有效抵抗即全线撤至长城以内。热河之战失利使东北军一时声誉扫地
。在此期间,张学良整编东北军,万福麟任第五十三军军长,下辖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
1个炮兵旅,驻防北平、保定一带。1933年3月张学良引咎辞职,何应钦继张学良成为军事委
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委员长由蒋介石兼)后,万福麟由于率部参加了同年7月围攻方振武
、吉鸿昌所部抗日同盟军的行动,并立有战功,不但得以保留军职,而且还得到了何应钦的
赏识,不久又当上了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副主任。
1935年,南京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为适应日方“华北特殊化”的要求
,华北成立了以宋哲元为委员长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万福麟出任该委员会的委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万福麟曾致电南京,表示效忠蒋
介石。
“七七”事变以后,万福麟率部参加了在河北保定地区的对日作战,再遭败绩,被指控
有失职和贻误军机之责。同年5月,万福麟所部第五十三军在武汉会战中抗击沿江来犯的精锐
日军,予敌以重创,其本身亦遭惨重损失,部队大量减员。不久,武汉失陷,第五十三军奉
命休整补充,万福麟奉调前往重庆,周福成接任第五十三军军长职务。
1941年,万福麟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48年,国民党在东北败局已定,
万福麟又被起用为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主任,后任东北行辕副主任,剿共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不久,国民党在东北全境败退。1949年,万福麟转赴台湾,担任台湾“政治咨询委员会”
委员。1951年病逝于台中市,时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