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莫德惠

莫德惠,字柳忱,满族。1883年生。祖籍吉林双城(今黑龙江省双城县)。父亲莫福泉 ,于1876年随左宗棠西征,阻遏俄英军队入侵新疆。其母马氏随军,莫德惠生于驻新疆军旅 。5岁时回原籍双城,7岁入私塾,10岁入双城义学。张勉亭老师为其命名德惠,字柳忱。意 在修德于己,布惠于民,惠效和至,柳念慈亲。20岁赴长春参加童子试,考中秀才。科举制 度废除后,于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高等巡警学堂正科。3年后毕业,任吉林省巡警总局科员、 西局局员。
    1910年任吉林省滨江厅(哈尔滨道外)巡警局警务长。对于防盗防火、遏止鼠疫、治理 街道卫生,业绩突出,声誉因此远播。
    辛亥革命以后,1921年冬,当选为众议院议员。10年任内,3次出席国会,3次出任双山 、榆树、滨江知县和依兰道尹。对1916年袁世凯称帝、曹锟贿选,俱与国会议员通电声讨, 并拒绝高位利诱。1925年被段棋瑞延揽入阁,以农商部次长代理部务。1926年,继王永江任 奉天省省长兼财政厅长、东北大学校长。任省长期间,曾与日本驻奉天领事吉田协订《取缔 东三省韩人协定》,规定解散韩党,缴其武器,并将日方指出的韩党首领逮捕引渡给日军。 1927年随张作霖入北京,出任农商总长、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1928年6月3日,从张作 霖返回奉天,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莫德惠负伤。
    “皇姑屯事件”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派代表前往奉天商洽东北易帜问题。为抵御日本侵 略,东北地方当局也谋求南北统一,但日本方面以种种借口百般阻挠。1928年11月,莫德惠 受张学良委托,率地方政府代表团,应邀赴日本东京,以出席昭和天皇加冕典礼为名,寻机 交涉东北易帜问题。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宴席间,坚持反对东北易帜,莫德惠据理答辩,力 陈东北易帜是中国民众要求统一的意愿,有统一的中国,方能联合日本,遏止“赤祸”,全 力对付“苏俄”东侵。反复辩析,使田中无言以对,随口说出东北易帜乃中国的内政问题。 东北易帜后,南京政府委任莫德惠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29年,张学良委任莫德惠为中东铁路公司理事长兼督办。莫德惠第三次来哈尔滨就职 。
    1930年2月15日,南京政府任命莫德惠为中苏会议中方全权代表。5月9日,莫率随行人员 ,由哈尔滨起程赴莫斯科参加中苏关于中东路问题会谈。经过5个月交涉,10月11日中苏双方 举行第一次会谈。12月4日,举行第二次会谈,双方议定成立中东铁路问题委员会、贸易协定 问题委员会和恢复外交关系委员会。12月12日,会议中断,莫德惠回国复命抵达哈尔滨。19 31年4月,莫德惠再次赴莫斯科,4月11日举行第三次会谈。苏方原则同意莫德惠提出的中方 关于购买中东铁路的协定草案。“九·一八”事变后,莫德惠旧病时发,几次电请辞职回国 治疗,未被批准。在哈尔滨沦陷前夕,1932年2月,去苏联高加索疗养。
    莫德惠于抗战初期回国。1937年以后,四届连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参政会主席,成为 东北籍政界人士的代表。1940年4月6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章,称:“汪逆精卫所 组织的傀儡政府,虽是日寇以华制华的工具,然而只要我们对内精诚团结,对外坚持抵抗, 敌人的阴谋毒计一定破灭无余,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具有五千年历史之中华民族。”1941年 任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西昌办事处主任,完成了新都市计划。
    1943年10月,莫德惠任东北难民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东北流亡难民的救济工作。 他委托上海东北同乡会设招待所,收容散居江苏一带的东北难民,并组织遣送还乡。抗日战 争后期,1944年夏,莫德惠任团长率由各界人士组成的湘黔前线劳军团,由重庆飞抵贵阳和 湘西地区,慰劳抗击日军有功官兵。
    1944年,张学良的旧部和东北各界人士,一再为张学良恢复自由而奔波,纷纷请求会见 被幽禁的张学良将军。根据特务头子戴笠的建议,经蒋介石批准,1945年2月,莫德惠带着蒋 介石的礼物,去贵州省桐梓山区探望了张学良。莫德惠送给张学良一块金壳手表。此后,于 1946年9月、1947年夏,经蒋介石特许,莫德惠又先后去桐梓和台湾新竹两次探望张学良。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莫德惠任东三省宣慰使,10月12日,由重庆飞抵长 春,主持“接收”工作。1946年1月初,抵达哈尔滨进行“宣慰”活动,驻哈尔滨苏军司令官 及各界代表到车站欢迎。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设宴招待了莫德惠一行。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莫德惠作为“社会贤达”代 表,参加了这次会议。1948年任宪政委员会督导。同年3月29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行宪国 大”,莫德惠以国大代表和副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参加会议,并与李宗仁等竞选,最后落选, 受聘为宪政督导委员会会长,南京政府委员。
    1949年初,代总统李宗仁拟派莫德惠同张治中等,赴北平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莫德惠 因对中共心存某些偏见和误解,拒绝参加国共双方的北平和谈。同年去台湾。1954年任台湾 考试院院长、“总统府”咨政及“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8年病逝于台湾,终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