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高玉山

  高玉山,原名高满,字荆璞。满族。1886年生,祖籍奉天(今辽宁者)义县。民国初年 迁居吉林省虎林县(今属黑龙江省)独木河,以农为业。后被村民推举为自卫团总队长,负 责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依兰镇守使李杜力主抗日,下江地区纷纷组织起战时自卫 团。高玉山被委以战时自卫团第九大队长,驻防虎林,维持地方治安,支援前线抗日。1933 年1月,日军大举向下江地区进犯,吉林自卫军应战失利,李杜率部分随从人员欲经虎林撤往 苏联境内。临行之前,面嘱高玉山要积蓄实力,伺机再起抗日。高玉山遂率领自卫团返回独 木河,以暂避敌人的锋芒。日军侵占虎林后,即着手组建伪政权,网罗汉奸武装,疯狂镇压 当地人民的反满抗日活动。高玉山部下的几名青年对此异常愤慨,联合中共地下党员王卿 于3月1日突袭了日本参事官驻地,当场击毙日本参事官、指导官等数人。高玉山闻讯即刻率 队下山,宣布坚决支持青年们的爱国正义行动,然后公开揭起义旗,成立国民救国军,自任 总司令。所部编成两个旅,分别由原分队长孙宝鼎、孙海清任旅长。宣布接管虎林县城,动 员民众,共起抗日。
    3月8日,吉林自卫军代总司令陈东山率部来汇,两支部队合攻密山县城。途经黑嘴子时 ,遭遇汉奸武装的阻击,使密山之敌得以充分准备,攻城不果。5月下旬,高玉山率部攻打饶 河县城,全军官兵同仇敌忾,奋勇作战,一举击毙伪保卫团官兵数十人。残敌惶惶弃城逃跑 ,饶河克复。接着,救国军又进攻抚远,守敌闻风而遁,抚远克复。至此,抗日军民控制的 虎林、饶河、抚远3县连成一片,下江及吉东地区民众抗日斗争日益扩大。当时,中共饶 河中心县委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组织起一支饶河游击队,在各地建立起反日会组织 ,发动民众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了联合一切反日力量共同作战,饶河中心县委通过 救国军一旅参谋长王卿同高玉山取得联系,高玉山表示坚决支持反日会等组织的活动,下 令释放在狱中关押的中共党员、反日会员及其他爱国民众,同时接受饶河游击队加入救国军 的要求,将饶河游击队编成救国军的特务营,并允许特务营保持独立。
    1933年6月,高玉山同陈东山合兵一处,往攻密山重镇黑嘴子。伪骑兵第四旅第一团急来 增援。在黑嘴子相持数十日,高、陈部发起总攻,终于攻进镇街,当场击毙伪团长陶冶,攻 克了黑嘴子。高玉山部的崛起引起日伪当局的震惊,特别是虎林、饶河、抚远3县抗日区的出 现,成为侵略者的心腹大患。当年8月,日伪军集中兵力,以飞机、大炮、舰艇配合向虎林反 扑。由于敌众我寡,武器相差悬殊,虎林失守。
    虎林失守后,高玉山率部撤往独木河。这时山区已降初雪,数千官兵衣食无着,困顿万 端。高玉山决定破釜沉舟,集中全军精锐兵力反攻虎林,以夺取给养,渡过寒冬。1934年1月 28日,高玉山亲率1500余人分兵四路围攻虎林县城,经过激战,攻入日军司令部,击毙日军 20余人。救国军其他各路也乘势先后冲进县城,攻入伪军团部,占领城市的重要地段。刚到 任不久的伪县长和日本参事官惊慌失措,率领卫兵跑到北山,被救国军战士团团包围。日本 参事官欲举枪自毙,被其部下阻止。就在救国军节节获胜之时,敌方援军赶到。部分救国军 被困在城内苦战,有100余名官兵壮烈牺牲。高玉山见大势已去,只好率残部撤出战斗。
    救国军撤回独木河后,全军已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敌军又不时前来攻袭。高玉山感到 实难承担更大的战事,只好率残部撤入苏联境内,后假道进入新疆。
    到新疆后,盛世才初委高玉山为惠远东北义勇军屯垦委员会委员长,后调至迪化(今乌 鲁木齐),给他一个督办公署中将顾问的空衔,对他并不信任。1942年冬,竟以莫须有罪名 将其囚禁,后虽释放,却仍派特务监视。1944年秋,盛世才再次将高玉山投入监狱。高玉山 直到1945年8月才获自由。
    1947年7月,经高玉山几度争取,当局方批准他返乡。但由于经年的战争、疾病和牢狱折 磨,到达沈阳后便一病不起,于同年8月31日去世。时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