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谢文东

  谢文东,原名谢文翰。1887年生,奉天(今辽宁省)宽甸人。幼年读过4年私塾,16岁开 始掌管家业,种地养蚕,贩卖牲口。后因购买土地欠债,绑了磙子沟杨姓富户的票,被追捕 ,与全家跑到凤城县暂避。1925年,又从凤城县逃到吉林省依兰县(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土 龙山西太平屯居住。
    谢文东初到土龙山时,生活比较困难。由于土龙山地广人稀,他家劳力充足,生活逐年 富裕起来。二年内当上了依兰县第三区第五保的保董兼自卫团长,五六年后成了地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谢文东于1932年参加了李杜领导的吉林自卫军,任土龙山骑 兵旅团长。1933年,为了保护土龙山地面的安宁,曾与日本武装移民团作过斗争,在当地农 民中有些威望。1933年10月,日本侵略者为了大规模移民,再次在依兰、桦川等地强行征用 土地。1934年3月8日,土龙山200余农民举行反日暴动,攻占了太平镇,解除了伪警察署20多 名武装,缴获部分枪支弹药及日伪当局文件多份。10月,组织暴动农民在白家沟设伏,伏击 了前来镇压的日伪军,击毙了日军第十师团六十三联队长饭冢朝吾大佐、铃木少尉等17人, 伪军警1人,其余敌人全部被俘。此即震惊中外的土龙山农民大暴动。12日,暴动农民经整编 成立了民众救国军,推选谢文东为总司令,景振卿为总指挥。之后,民众救国军在九里六屯 、孟家岗等地,连续和日伪军作战,占领了驼腰子金矿,围困了湖南营,沉重地打击了三江 地区的敌人。农民暴动的首倡者景振卿,在攻打湖南营时不幸牺牲。这支抗日队伍,由于在 政治上没有明确的抗日纲领和必胜的信心,后来在敌人政治诱降和军事“讨伐”的双重打击 下,于1934年10月在依兰桦木岗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谢文东仅带十几名部下,逃入依兰县吉 兴河深山中。
    1935年1月,谢文东与李华堂相遇。在李的劝说下,决定同去寻找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 军长赵尚志。同年春,在赵尚志的帮助下,三方协议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谢文东 任军事委员长,并于3月9日,联合攻打了方正县城。8月,谢文东率队与第三军联合袭击了依 兰县兴隆镇。9月,又与第三、四军各一部联合攻打了前刁翎。1936年1月26日,谢文东参加 了由赵尚志等召集的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共同筹建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合 军临时政府,并被推举为顾问部委员长。同年夏,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指示珠河县 委和抗联三军,协助谢文东把民众救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任谢文东为军长。同 时,帮助他提高部队军政素质,整顿纪律,发展壮大队伍。抗联第八军成立后,配合各抗日 部队,粉碎了敌人以宾(宾县)、木(木兰)、通(通河)、汤(汤原)、依(依兰)五县 为中心的1936年秋冬“大讨伐”。1937年3月,协同抗联第三、四、五、九军,围攻了依兰县 城。8月,与五军在五道岗伏击,歼敌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
    1937年冬,日伪军在三江地区展开了疯狂的“大讨伐”,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最艰 苦时期。谢文东日见动摇。一方面向日本侵略者表示归顺,一方面残害共产党员。他的部下 也不断叛变溃逃。1939年3月19日,谢文东带24名部属,到依兰土城子投降了日军。投降后, 即去新京(长春)向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政府当局忏悔谢罪。日伪把谢文东在新京的谢罪忏悔 活动,拍成纪录片,到处放映,以扩大宣传奴才哲学。从此,谢文东心甘情愿地当了汉奸。 他带领日军捕杀抗联战士及其亲属,并充当勃利县“勤劳俸仕”大队长,残害劳工万余人, 为日军掠夺了中国大量煤炭。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谢文东乘合江地区局势混乱之机,又招兵买马,重 新拉起队伍。1945年11月,被收抚改编为三江人民自治军,12月中旬反叛,投靠国民党反动 派。杜聿明委任他为合江省保安军第二集团军支队中将司令官。据有的资料记载,谢文东先 后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新编二十七军八十五师师长、第五战区中央先遣军第三军军长、第 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等职。谢文东率千余人在依兰、勃利等县奸淫烧杀抢掠,骚扰破坏,无恶 不作,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解放区的正面进攻,严重威胁东北解放区战略后方的巩固 和建设。在合江地区的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等四大股匪中,谢文东势力最大, 也最为群众痛恨。
    1946年初,东北民主联军驻合江、牡丹江部队,在依兰、勃利、鸡西、密山等地对土匪 进行反复清剿。谢文东部在合江剿匪部队的强大攻势下,被围困在牡丹江西岸的深山里。11 月20日,在依兰四道河子与五虎嘴子之间一个山坳小庙前,被民主联军擒获。12月3日,在勃 利县召开公审匪首谢文东大会,当场执行枪决。时年5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