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杜氏兄弟

  杜氏兄弟系吉林农安(今吉林省农安县)人。1909年,杜寿年(字祝三)、杜延年(字 绍彭)、杜鹤年(字鸣久)、杜松年(字云涛)兄弟四人迁至安达厅(今黑龙江省安达市) 。
    起初,他们在安达县城购地筑屋,开设烧锅,后在安达站头道街建筑楼房,经营商业, 日积月累,成为当地商绅中巨子。
    杜家兄弟乐于为百姓做善事。1920年,联合同事张延廷、王麟阁、李福春、李海峰、王 荩臣等数十人分别在安达县、安达站创设慈善会两处,并设男女义学几所,招收学生数百人 ,施以教育;又设立粥锅养济所,冬天还施舍棉衣,费用大部分由杜家担负。
    1921年,杜家在安达站设立慈善联合会。时值朝阳县闹饥荒,联合会募集小米千石,由 杜鹤年、张延廷二人前往放赈。对于天津送来的300名难民,衣食住行均由联合会供给。从此 ,安达站慈善联合会远近闻名。
    1922年,杜延年从山东万国道德会参观回来,即在安达县设立万国道德分会,后将慈善 会归并道德会。杜延年常年在外奔波,从事慈善事业。是年冬季,俄国内出现粮荒,杜氏兄 弟把救灾恤邻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到全县各地募捐,共募得粮食30火车皮(杜家自捐5车皮 ),现款4000元(大洋),由杜延年、张云五、何浚川、杨简钟等人赴苏联放赈,往返历经 4个月,饱受风寒之苦。杜寿年因操劳过度,回来后即染重病,不久便离开人世。民国大总统 黎元洪为此特赠匾额,上书“侗瘝在抱”4个大字,对他们的义行进行褒奖。
    杜鹤年亦乐善好施,凡安达县、安达站一带的义行善举,无不尽力倡导。他所创办的男 女义务学校,每年资金不少于万元,均由商号所获利益金中支出。1923年,杜鹤年在安达站 创办贫民工厂,独自备款,购买铅石印机1部,招收贫民30人入厂学艺。次年杜鹤年被选为安 达站商会会长,兼任安达县慈善会会长。是年春,在安达县城东南隅倡修孔庙,耗资万余元 ,除募集4000元外,其余资金皆由杜鹤年独自捐助,并在庙院内建砖平房26间作为校舍。同 时,安达站修普济寺1所,又捐款万余元。1929年,杜鹤年自捐粮食10火车皮,携同10余人前 往山东、河南、绥远等省放赈救灾。返回安达时带回难童200名,为他们在喇嘛甸子站购地盖 房,设立孤儿教养院1处,实行半工半读。一切设备款项、培养经费由杜鹤年支付,前后共耗 资10余万元。次年,陕西省受灾,杜鹤年捐款5000元,奉天省辽西受水灾,又捐款2000元, 并亲自前往放赈。1931年病逝。
    杜氏兄弟,义行善举远播国内外,成为当地著名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