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时亮
毕时亮,1892年生,山西榆次人。儿时,父母相继去世,由祖母抚养。因家贫无力读书
,从小即随人习武。有一年与同村小伙伴游戏,从房上摔下,伤了骨头,难以行动。经数月
医治,始能下床行走。从此,习武防身的志向更加坚定。稍长,经人引荐,拜河南嵩山少林
寺护院武士贺兆太为师,学习少林武功。3年后,又经贺兆太介绍,随武当派高手赵光弟学习
形意拳、太极拳。经两位武林高手的苦心培养,加之毕时亮年少有志,刻苦学练,得窥少林
、武当两大门派武功的堂奥,对少林童子功、各种桩功、少林拳、二主拳、形意拳、太极拳
,以及刀、枪、棍、拐、剑、鞭、护手钩等十八般长短器械和对打套路等均有很深的功力。
毕时亮成年后以教拳为业,先在榆次开场授徒。因他为人豪爽正直,好打不平,得罪了
一些人,这些人便故意找他的麻烦。在当地恶势力的逼迫下,毕时亮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
关外的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靠两位山西同乡的帮助,在铁西区租了两间房子办起一处
精武馆。一天,张作霖的两名马弁来到精武馆,要同毕师傅过手较量。毕时亮知道不好惹,
谦让再三,这两个人仍坚持交手,并口出不逊。毕时亮实在忍无可忍,便与之交手。仅三招
两式便将二人打倒在地,其中一个还受了伤。几位同乡预料这二人必寻衅报复,劝毕时亮躲
开。毕时亮便在当夜离开奉天,几经辗转于1925年来到依兰县。
到依兰后,先是在利通电话局当厨师,后到依兰镇守使李杜的司令部任武术教练。李杜
对毕时亮的为人和武艺非常敬佩,曾送他一把精制的宝剑,毕时亮经常挂在腰间,一直保存
多年。1927年,依兰县中学和县第一小学聘请毕时亮担任武术课教师。并在依兰县山西会馆
的支持下,在城南关帝庙设了国术馆,每天早晚教数十名青年学练武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依兰,毕时亮为了使青年在日伪统治
下不忘祖国,不使中华国粹武术失传,仍教拳不辍。当时,日伪统治者害怕“国术”会唤起
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不准把武术叫做“国术”,毕时亮的国术馆只好改称武术馆。他曾于19
38年和1940年,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不顾个人安危,在依兰先后接受日本武术家金平太郎
和伪满警察署长、日本刺杀能手佐佐木的挑战,在比武中打败了他们。金平太郎心悦诚服地
敬佩毕时亮的精湛武功,邀请他到伪满新京(今长春)去教日本人武术,并许优厚待遇,被
毕时亮婉言谢绝。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加紧了对东北人民的血腥统治,
毕时亮被列为“要视察人”,参加练武的青少年成了被监视对象,练武的人逐渐减少。到19
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前,武术馆已处于停顿状态。
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后,毕时亮所办的武术馆又改称国术馆,参加练武的人越
来越多,最盛时达100多人。毕时亮还兼任依兰县联合中学武术课教师。在依兰20多年中,收
学生数百人,其中学有所成的数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弟子阎忠敏、张宝玉等
人成为在佳木斯市和合江地区传授少林、武当两派武功的主要拳师,在黑龙江省和全国武术
比赛中均获优秀奖。1964年,在第四届全省武术汇报表演大会上,佳木斯市代表队名列团体
总分第二,是省内武术水平较高的地区代表队之一。
毕时亮极重武德,收徒的标准很严,品德不好的不收,别人的徒弟不收。他还具有武林
人士侠肝义胆、济困扶危的优秀品德。毕时亮在依兰,主要靠开小杂货铺维持生活,并不十
分富裕,但常接济一些流落在依兰的山西同乡。这些人不仅常年吃住在他的小铺里,离开依
兰时,路费也由他筹措。毕时亮曾收留过一个无家无业、流落街头、患有精神病的轮船工人
。此人的吃喝甚至大小便,均由毕时亮悉心照料。3年后,该人去世,后事又是由他料理的。
这件事,一直被依兰老一辈所称道。
1948年11月,毕时亮因患肠伤寒逝世。终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