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郭隆真

  郭隆真,女,回族,原名郭淑善。1894年生,直隶大名人。七八岁时随父读书。1909年 ,在父亲主持下,以她名义办起元城县第一女子小学堂,任义务教员,免费招收20多名女孩 子读书。因办女子学堂成绩突出,郭隆真1913年被选送天津女子师范读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即将在天津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郭隆真,同周恩来、马骏、 刘清扬、邓颖超等积极参加并领导了天津学生“五四”反帝反封建运动。发起成立了天津市 妇女界爱国同志会,担当爱国宣传讲演队队长。同时,又是“觉悟社”的重要成员。1920年 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回国后,先在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 委工作,后到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0年天津爱国学生进行抵制日货活动。1月29日,周恩来、于兰渚、郭隆真、张若茗4 人被请愿生推选为向省署请愿代表,进省署后即遭逮捕。后被营救释放。
    1929年初,郭隆真奉派到满洲省委领导职工运动。中东路事件发生后,为加强中东路工 人斗争的领导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派郭隆真等省委干部到哈尔滨负责领导中东路 工人的复工斗争。她担任中东路总工厂党支部书记,和李振歧以假夫妻为掩护,居住在中东 路总工厂工人宿舍区三十六棚附近。她广泛接触工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向他们讲述革命道 理,一些青年工人亲切地称她为郭大姐。
    郭隆真根据中共中央、满洲省委的指示,积极揭露中东路事件的真相。她亲自印制、散 发传单,号召工人、学生、商人、士兵团结起来,反对东北军阀制造中东路事端。她还根据 实际,提出在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应转变斗争方式,以怠工形式进行反抗斗争。这一 提仪得到了刘少奇的支持。不久,中东铁路工人怠工斗争迅速发展,并逐步与政治斗争结合 起来。同年12月,中苏“伯力协定”签订后,她又领导三十六棚工人掀起反裁工的斗争,成 立了“中东铁路总工厂失业工人后援会”和“中东铁路失业工人复工团”。她亲自到沿线巡 视、讲演,把反映工人要求的标语写在火车上、大街上,并派工人代表与厂方评理,迫使铁 路局答应了失业团的要求,允许被裁减的150多名工人复工,准备裁减的工人不再裁减,复工 运动取得基本胜利。
    在掀起复工运动的同时,郭隆真按照刘少奇的指示,发动工人酝酿成立赤色工会,并否 认当时的“工业维持会”代表工人的资格。但遭到共产党员李振岐的阻挠。郭隆真对李振岐 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并紧紧依靠工人积极分子,利用拜年的机会商量工会的组织方案。不 久,在她领导下,工厂委员会宣告成立,并发表声明,派代表同厂方交涉,提出:“工厂关 于工人福利的事宜统由新工会办理;取消黄色工会的代表资格。”路局方面拒不接待,郭隆 真继续发动群众展开斗争,亲自主持召开了1000多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号召工人团结起来坚 持斗争。工人们纷纷要求加入新工会。一个全路的总工会已经孕育成熟。正在这时,已与她 正式结为夫妻的李振岐,背着她拉出一部分代表去参加黄色工会的选举。这一行动激起了郭 隆真的异常愤慨,她如实地向市委汇报了情况,并坚决与李振岐离异。
    不久,三十六棚党的组织遭到破坏,郭隆真调到沈阳,任中共满洲省委职工运动书记。 1930年夏,郭隆真调往青岛继续从事工运工作,不幸被捕。郭隆真被关押在济南监狱,敌人 对她施以各种酷刑,但她坚贞不屈,毫不动摇。1931年4月5日,郭隆真被敌人杀害。时年37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