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树林
梁树林,女,被誉为东北抗联吕老妈妈。1895年生于奉天(今辽宁省)开原县。
青年时代,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思想。1926年全家迁到珠河县大青川(今尚
志县老街基乡)以后,便开始进行“民主平等”、“耕者有其田”的革命宣传活动。1932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0月与赵尚志取得联系,先后担任珠河、延寿、方正、宾县、五常
5个县地下联络站中心站长、哈东游击区区长、救国会会长,并积极协助赵尚志组织反日游击
队。1933年10月,珠河反日游击队在珠河县城成立,赵尚志任队长。梁树林动员自己的两个
儿子参加了游击队,动员儿媳和两个女儿,分别参加妇救会和儿童团。在她的带动下,丈夫
吕庭元也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为游击队送弹药和给养。在担任联络中心站站长期间,赵尚志
、李兆麟、冯仲云、李秋岳等抗联将领都先后到过她家。1934年,赵一曼被派到珠河县工作
,梁树林见她身体不好,经常设法弄些细粮为其补养身体,并把自己身边的人派给赵一曼当
勤务员。她同赵一曼一起发动群众,开展妇女和儿童工作,为游击队战士缝补和拆洗衣服,
并负责联络。抗日斗争处于极端困难时,她把赵一曼接到自己家中,曾几次与赵一曼巧扮母
女,躲过敌人的盘查。当李兆麟将军准备带领队伍转移时,她将李兆麟接到自己家中,同赵
一曼共同研究了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安排。送走李兆麟后,又把赵一曼安全转移到信林乡。她
还常常讲起永远不能忘怀的一件事:“我这名字,还是李兆麟将军给我起的哩!”
1935年,抗日联军同敌人的斗争越来越残酷,梁树林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妇相继牺牲
。她并未因此退缩,失去信心。赵尚志在一次突围战斗间歇,特地看望梁树林,跪在她的面
前说:“弟弟们牺牲了,你不要难过,从此我和大家就是你的亲儿子,你就是我们的亲妈妈
!”梁树林扶起赵尚志说:“搞革命总要流血牺牲,我们不这样做,革命怎么会成功!”她
帮助赵尚志包扎好伤口,催促他赶紧离开,和部队突围。为了保存党的机密,梁树林在部队
撤离后,把哈东游击区的文件和党员名册装在自家的铁水壶里埋藏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并
领几名自卫队员把抗联三军被服厂余下的布匹和棉线,埋在大猪圈(地名)山沟旁的一个菜
窖里,告诉自己的姑娘:“妈藏的东西,不能当外人讲,等有一天抗联三军主力回来,再交
给党组织。”
1936年春,日本侵略军和伪军的大“围剿”越来越猖狂,抗联三军的野战医院还有20多
名重伤员隐蔽在山沟里。7月初的一天,她去看望伤员,野战医院院长对救治伤员的药品不足
十分焦急,提出要派人进珠河城里去筹措一些。她考虑到村中与珠河有联系的人有的牺牲了
,有的随部队转移了,决定亲自到珠河县城去。天黑时,到了城里陶方荣家,陶的父亲表示
给予方便,并留她住下,然后找到联络点的范老二。范已经得到1000发子弹,他们共同商量
了运送子弹出城的办法。第二天黎明前,范通知她,过一会药店的伙计送药来。她在陶家刚
吃过早饭,房门突然被推开,珠河县特务头子许子轩带着伪警察闯进来,她被逮捕了。
在珠河县伪警察署的监狱里,敌人对她施以各种酷刑,打断了她的肋骨,砸掉她四颗门
牙,多次被打得死去活来。经受折磨两个多月,警方没有得到任何口供。在中共珠河县委的
营救下,具保获释。经安排转移到辽宁省西丰县。1937年全家重返珠河县亚布力镇。
1945年东北光复后,梁树林得到进驻亚布力镇的苏联红军的支持,发给她4支步枪和1支
手枪,组织起保安队,维持地方治安。苏军回国后,保安队被国民党的土匪武装缴械。于19
46年迁至一面坡。1947年,一面坡设立了后方医院。她用采蘑菇换来的钱买慰问品到医院去
看望伤员。土地改革后,在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中,她把几家无车马户组织到一起开荒生产。
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梁树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19
51年春,她出席了东北人民政府召开的烈属模范代表大会,被誉为“东北抗联吕老妈妈”。
同年,中央人民政府为表彰梁树林的革命功绩,授予她一面绣有“东北抗联吕老妈妈”字样
的锦旗。她先后当选为尚志县和松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全国第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列席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出
席过全国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几次受到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先后获得地方和国家的各种奖旗8面,奖章、勋章19枚。1960年2月
,她因曾参加过“收缘道”,被尚志县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刑18年。1980年7月,经黑龙江
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定为“一般道徒”,宣布无罪。平反后,恢复党籍,恢复一切政
治荣誉,由民政部门按月发给相当于行政17级干部工资的生活费。1983年7月20日因患脑出血
逝世。终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