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玉衡
关玉衡,原名瑞玑,表字玉衡,以字行。满族,其祖先为叶赫部瓜尔加氏。1898年生于
吉林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
读中学时因闹学潮被开除学籍,投身军旅,由兵士升任至排长、连长,又被选送进东北
讲武堂深造。毕业后分配至郭松龄部任营长。1925年11月末,郭松龄反张作霖失败被杀后,
因关玉衡同张学良有同窗之谊,又在军中享有“福将”之誉(他身经数战,从未负过伤),
因此被张作霖留在大帅府,任警备处长兼汽车队长。
1928年前后,时任东北炮兵军参谋长的关玉衡鉴于兴安岭科尔沁各旗土匪猖獗,于是会
同军法处长王璞山,上书炮兵军长邹作华,建议将编余的炮兵屯垦殖边,既能安置编余部队
,又可开发荒原,有益地方。不久便得到张学良批准成立兴安屯垦区,邹作华任屯垦军司令
,关玉衡为东北兴安屯垦公署军务处长兼第三团团长,率三团驻佘公府。
1931年上半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派遣特务、间谍潜入东北各军事要塞,刺探情报,预
谋发动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当年5月间,日军大尉中村震太郎受军方差遣,以考察农业为
名潜入兴安屯垦区,窃取当地军事情报,于5月25日晚被屯垦军三团士兵捕获。在审讯中,中
村狂妄蛮横,甚至大打出手。关玉衡气愤已极,又鉴于中村虽确有无可抵赖的间谍罪行,侵
犯了中国的权益,但在“弱国无外交”的年代,即使提出交涉也难免让中村等逍遥法外,于
是便下令将中村等人秘密处决,此事件史称“中村事件”。
“中村事件”发生后,日本军政当局借此大做文章,他们歪曲事实真相,掩盖中村的间
谍行径,不断向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要求东北当局处决“肇事凶手”关玉衡。与此
同时,在东北的日本法西斯分子掀起疯狂的反华声浪,叫嚣“满蒙生命线”遇到危机。日本
国内也大造舆论,甚至出动飞机散发传单,煽动反华、仇华情绪,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吞东北
制造口实。
东北当局迫于压力,不得不答应将关玉衡逮捕查办。关玉衡不顾个人安危,亲赴沈阳,
揭露“中村事件”的真相。就在此时,“九,一八”事变爆发。9月20日,关玉衡化装进关,
面谒张学良汇报“中村事件”的详细情况,张学良对其抚慰有加,并委以副司令长官公署参
议。关玉衡身在北平,心忧东北同胞,不久便辞去军职,赴上海参加了朱庆澜先生领导的东
北义勇军后援会工作,并化名国尔家,谐瓜尔加氏之音,寓意有国方有家,表明自己报国之
志。
日本侵略军占领沈阳以后,立即下令通缉关玉衡及其家属。关玉衡的弟弟和妹夫惨遭日
军杀害,母亲悲伤过度,双目失明。他身负国难家仇,毅然返回东北的开鲁等地,组建民众
抗日武装,决心直接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到达开鲁后,化名郭化佳,努力争取爱国
的蒙旗官兵,发动贫苦的农牧民,很快组建起一支千余人的民众抗日武装。北平救国会将其
编成辽北蒙边义勇军右路军,委任关玉衡为指挥。
1932年8月,关玉衡率领右路军在邻近抗日部队配合下一举攻下通辽城,击毙日军80余人
,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后撤出。接着,又率部攻打辽源,一度攻入城内,但因义勇军各部协战
不力,日军又组织兵力反扑,日机也前来助战,部队损失严重,不得已撤出。关玉衡率领的
右路军抗敌活动给当地民众以极大鼓舞,日伪当局探知右路军首领便是处决中村大尉的关玉
衡时,也为之震惊。
1933年2月,日军大举进犯热河,国民党政府毫无切实有力之措施,致使热河全境不出半
月沦陷,关部也在热河抗战中溃散,只剩下40余人撤往张家口。时冯玉祥正在张家口组建察
哈尔抗日同盟军,关玉衡欲率残部往投,却被国民党正规部队无理缴械,只好只身返回北平
。此后,他往返于上海、天津、北平等地,联络进关的义勇军将领,从事募捐和发动民众工
作,支援东北抗日斗争。
西安事变前,关玉衡去西安,被张学良委以横山县县长,同中国共产党人秘密接触,接
受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将他免职除名,后漂泊于西安、北平、
南京、新疆等地,最后落脚新疆。在新疆,受盛世才岐视、排挤,历经磨难总算保住了性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被推选为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委
员和宁安县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并曾作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赴京参观,受到毛
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1965年病逝,终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