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赵 毅

  赵毅,字希坚,曾用名惕若。1898年生,奉天省辽阳州(今辽宁省辽阳市)人。
    赵毅出身贫寒,读小学时曾辍学打工,后入奉天丙级师范学校读书。1915年因参加反袁 活动被校方开除。1917年入清河镇陆军预备学校,后入保定军官学校炮兵科,毕业后在东北 军任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任吉林军二十二旅六六二团团长。“九·一八”事变爆 发不久,旅长苏德臣离职进关,由赵毅接任旅长之职。当时熙洽已在吉林组建伪政权,并唆 使下野军官于琛澂组建伪军,企图在日军的支持下,发兵北上,进攻北满重镇哈尔滨。但因 赵毅驻屯中东路沿线的双城县,扼守哈尔滨之门户,成为日伪军北犯的一大障碍,于是于琛 澂出面邀请赵毅“晤叙”,力劝他认清时势,不要同日本人抗衡,并以伪“剿匪”副司令兼 参谋长的头衔及3.5万元大洋为诱饵,劝说赵毅“与日合作”。赵毅鉴于局势复杂,势孤力 单,一面回绝日伪的地位、金钱,一面虚与委蛇,暗中调集部队,作好应变的准备。
    1932年1月末,于琛澂伪军为控制赵毅旅,特派伪军刘宝麟旅开抵双城东十里铺,对赵毅 旅构成威胁。赵毅当机立断,率部加入由爱国将领李杜等人组织的吉林自卫军,任左路军总 指挥兼二十二旅旅长,并发表抗日讨逆通电,明确表明抗日守土的严正立场。接着于1月30日 拂晓,亲率5个营的兵力轻装疾进,包围了东十里铺,一举击溃睡梦中的刘宝麟伪军,俘敌7 00多人。之后,赵毅回师双城,于午夜时分,对刚刚进入双城车站正在围火取暖的日军长谷 部旅团先头部队发起突然袭击。日军措手不及,被毙伤200余人,残敌仓皇西窜。
    日军惊悉先头部队受挫,急派田岛旅团增援,另有10多架飞机助阵。当时天已大亮,双 城车站又开阔无遮,赵毅旅来不及撤出阵地,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部队伤亡六七百人 。
    当时日军主力部队正向哈尔滨进犯,赵毅急率余部赶到上号前线,配合李杜部队抗击敌 寇。但因敌势猖獗,哈尔滨终于沦陷。自卫军各部相继撤出市区,退往哈东地区。赵毅部进 入哈东后,自卫军各部一时士气低落,六六三团团长陈德才乘机挑唆部下排挤赵毅,赵毅一 气之下弃职进关,投效在张学良麾下任高级参议。热河抗战中,曾奉命进入热河组织义勇军 各部抗战,热河沦陷后调任东北军一一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这期间广泛接触社会名流及中 国共产党人,成为张学良同中国共产党人秘密接触的联络人之一。1936年,赵毅随同李杜试 图假道欧洲,秘密经苏联返回东北,继续抗日。但到达法国后没有获得入苏签证,东返未果 。但此行却受共产党人的委托,将毛泽东之子毛岸英兄弟护送到巴黎,后转道入苏。1937年 “七七”事变后,赵毅任一○九师师长,先后在沧州、姚官屯、淞沪等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 ,卓立战功。后历任七十七军副军长及三十二军副军长等职。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委任赵毅为松江、辽宁省保安司令,国 防部第二军法执行部主任。但赵毅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毅然站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一边,积 极筹备东北军起义事宜,为解放沈阳作出过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专员、 参事等职。1967年11月7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