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占海
冯占海,字寿山。1899年11月6日生,奉天义县(今辽宁省义县)西杂木林人。
幼读私塾不足一年,辍学为地主放猪。18岁时赴沈阳投靠姨夫张作相。先被安排当勤务
兵,后保举入东北讲武堂深造。1921年,从讲武堂毕业后,被委为东北陆军第二十七师一○
八团上尉副官。
1924年升任吉林督军署卫队团少校营长,不久又擢升承启处中校承启官。1927年,任吉
林省军署卫队团上校团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发动事变。当时,吉林省主席张作相因奔丧,全省军
政要务由参谋长熙洽代理。熙洽(清室爱新觉罗氏后裔)以“与日军谈判”为名,骗使冯占
海率卫队团随驻省城其他部队撤至城外。熙洽随即把日关东军第三师团迎进省城,降日作了
汉奸。
冯占海得知熙洽降日后,非常气愤,宣誓抗日,并发出通电,痛斥熙洽的无耻行径。随
后引兵渡过第二松花江,挺进舒兰县境,准备迎击日本侵略者的进犯。冯占海誓师抗日之举
,得到民众的支持。农民、学生及各地的自卫团、红枪会、部分山林团伙纷纷来投。不数日
,拥众万余人。冯占海被吉林省临时抗日政府委以吉林省警备司令兼新编第一旅旅长,兵据
舒兰一线,扼守日军北犯要冲。
1931年12月,汉奸于琛澂在日军的指使下,率5旅之众来犯。冯军在舒兰、五常、榆树、
水曲柳等地与敌军展开激战,先后毙敌千余人,扼止了伪军北犯。
1932年1月,冯占海率军进驻拉林时,受到日伪军的伏击,部队遭受重挫,牺牲支队长以
下官兵百余人。日伪军乘势突破冯军防线,向哈尔滨逼近。为保卫北满重镇哈尔滨不落敌手
,冯占海整顿兵马星夜进军,于1月26日晨抵达哈埠外围,会同二十四旅旅长李杜所部开始了
第一次哈尔滨保卫战。李杜、冯占海亲临前线指挥,击溃了于琛澂伪军的进犯。李、冯等部
进入哈尔滨后,一扫“九·一八”事变以来哈尔滨混乱局面,稳定了军心、民心,揭开了以
哈尔滨为中心的下江、吉东地区(今松花江下游及哈绥路沿线地区)民众抗日斗争的序幕。
1月31日,在哈抗日将领达成协议,决定成立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公推李杜为总司令,
冯占海为副总司令兼右路总指挥。2月初,日军第二师团亲自出马,另有伪军数旅配合,大举
来犯。冯占海奉总司令部命令率部迂回南下,拟偷袭吉林、长春,以攻为守,粉碎日军对哈
尔滨的进犯。冯军一路闯关夺隘,进展顺利。不料在进入五常县境团山子时,冯部主力宫长
海、姚秉乾二旅遭受敌伪重兵伏击,情势十分危急。冯占海亲督一支部队往援,内外两支部
队协力拼杀,救出宫、姚,转败为胜,是役毙伤敌伪军1000余人。冯占海整顿兵马正待继续
南下,忽传来哈尔滨失守的消息。南下已无意义,乃督队回守宾县,继而撤至方正,候机再
战。
2月末,日伪军频频向哈东进逼。冯占海率部力敌,并曾组织一次反攻,相继收复阿城、
宾州等重镇,战局十分有利。但自卫军前敌总指挥王之佑,热衷于与日伪谈判,擅自同敌方
签订了罢兵息战协议,不久又公开投降敌人,使自卫军军心大乱,失去了收复哈尔滨的机会
。日伪军又乘机增调兵力大举进攻,哈东重镇珠河、延寿、方正等地相继沦陷,冯占海只好
率部撤往依兰。
1932年4月下旬,吉、黑两省义勇军决定联合作战,反攻哈尔滨。吉林自卫军兵分3路向
哈尔滨进发。冯占海以右路军总指挥,率部从依兰出发,经方正、高力帽子、会发恒等地往
取宾县,然后向哈尔滨进军。冯部誓师出征后,在大罗勒密地区首战告捷,后收复方正,接
着一鼓作气连克会发恒、高力帽子、南天门等地,最后攻下宾县县城,生擒伪山林队统带辛
青山以下军官数十人。冯军进入哈尔滨郊区上号一带(今香坊),对哈尔滨构成了攻击之势
。不料日军则从水路突袭自卫军大本营依兰。5月17日依兰失守。前方抗日大军陷于孤立无援
的困境,左、中两路人马相继撤往牡绥路沿线,只剩下冯占海的右路军孤悬敌后。
在严峻的形势下,冯占海当机立断,率部折路南下,一路收复榆树、五常、拉林等重镇
,又沿途收编了各类抗日武装,拥众近10万人,全军改称吉林救国军,直逼伪吉林省会吉林
市。
8月,冯占海兵分5路,向吉林发起进攻。各路抗日队伍浴血鏖战,一度逼近吉林省城,
但因孤军作战,后援不继而失利。9月,冯占海领兵进入热河。翌年热河抗战爆发,冯部被改
编成东北军第六十三军,冯占海被委以中将军长。
热河失守后,冯军进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冯占海决心与日本侵略军决一死战
。然而,国民党政府对这支队伍异常岐视和冷淡。在冯军中安插特务,处处监视掣肘冯占海
。加之在瑞武会战中部队伤亡近半,致使冯占海心灰意冷,遂卸去军职,转入昆明等地经商
。
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委冯占海为东北行辕中将参议,冯坚辞不就,
寓居北平直至解放。1955年,受周恩来总理委任,冯占海就任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为发展吉林省体育事业,争取祖国的繁荣和统一作出了新的贡献。
1963年9月14日,冯占海因患癌症不幸逝世。终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