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吴景才

  吴景才,原籍山东沂州府,石匠出身。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来东北,曾在吉林省 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乌吉密住过饭铺,后又在乌吉密、三股流一带作佃农。1933年 ,在三股流常万屯沟里开了个小烧锅。同年底,日伪军“讨伐”赵尚志率领的珠河游击队, 经过吴景才家时,将烧锅一焚而尽。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吴景才的无比仇恨,他毅然走 上抗日救国的道路。1934年春参加革命工作,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7月,珠河县成立了农民委员会总会,吴景才被选为总会会长。1935年春,珠河地 区共建立起30多个农民委员会分会。农会担负着组织生产、拥军支前、侦察敌情、铲除密探 、传递信件和组织地方武装及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珠河的抗日 游击战争。
    在吴景才的组织领导下,以三股流为中心的各地农民自卫队、模范队、青年义勇军等地 方武装,积极配合游击队打击敌人,保卫抗日根据地。1935年春,日伪统治地区发生粮荒, 伪军200余人乘游击队转战外线之机,侵入抗日根据地抢粮。吴景才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群 众,调集模范队、自卫队,保卫根据地。他带领200多人的队伍,在敌人抢粮返回的要道土门 岭设下埋伏。当敌人进入伏击区后,吴景才指挥战士,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打得敌人狼狈逃 窜。这次战斗,不仅夺回了被抢的全部粮食,还打死打伤5名敌人,极大地鼓舞了地方抗日武 装和广大群众的斗争信心。
    1935年7月,日伪军出动3000余人,开始对珠河铁道南以三股流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进行 扫荡和烧杀。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在严峻的形势下,吴景才仍在根据地坚持工作,活动在 蜜蜂、三股流、红石子、十三保、六道河子等地。同年10月,在珠河中心县委的组织领导和 吴景才的努力下,在三股流、半截河一带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成立珠河县人民革命政府, 吴景才当选为县人民革命政府主席。他亲笔签发了《大中华民国珠河县革命政府布告》,号 召珠河人民在革命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反日活动,发挥各种反日群众组织和反日武装的 作用,支援人民革命军反击敌人秋季“大讨伐”的斗争。
    1936年8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吴景才任第三师政 治部主任,率部队活动在珠河、五常、双城一带。同年秋,根据北满临时省委关于突破敌人 “大讨伐”,开辟以龙江腹地为中心的新的游击区域的决定,吴景才率第三军第二师和第三 师从宾县境内渡过松花江,于11月间进入铁骊东山,开展游击活动。1938年6月,抗联第三军 整编部队,吴景才任新编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带领部队活动在哈东地区。同年10月,吴景才 带领队伍在方正县蚂蚁河西老道庙附近执行任务时,被敌人包围,苦战中牺牲于蚂蚁河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