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
马识途,原名马献图,字骏麟。1903年生于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父亲马雨田以缝
纫为业,家境贫寒。1923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史地系,中途辍学,后以勤工俭学复学。
1929年,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沈阳,在第三中学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不甘忍受日伪统治,于当年冬天离沈阳去烟台芝罘中学教书。
1934年转到北平第二女中教书,在张学良将军创办的东北中学当生物教师。同年暑假,
东北中学迁到鸡公山,时值国内学生运动高涨,马识途总是站在进步学生一边,给学生们留
下很好的印象。1935年底,东北中学成立了民族解放先锋队,马识途参加了“民先队”的教
师分队,投入抗日救亡工作。西安事变后,河南省绥靖主任刘峙派清剿总队包围东北中学,
拿着黑名单向校方要人(马识途也在黑名单之列)。由于事先得到“民先队”的通知,马识
途已悄然离校回到北平第二女中教书,不久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几年,在师大女附中、
辅仁女附中等校任教。
北平沦陷后,敌人加紧搜捕中共地下党员。1940年8月底,马识途瞒着家人,带着14岁的
长子,奔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任晋冀鲁豫第一专署副科长兼秘书、赞皇县代理县长、太行
联中教导主任等职。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高鲁带着次子、幼女,通过地下交通的帮助也
来到了太行解放区。根据地政府对干部子女每月照顾一定数量小米,马识途不让家人领取,
他对妻子和孩子们说:“我们的生活应该和革命斗争一样,从艰苦中度过,绝不能给人民加
重负担”。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中共中央从各解放区选派大批干部奔赴东北。9月,马识途
随太行区干部队回到沈阳,由中共中央东北局分配到齐齐哈尔,任嫩江省政府秘书主任、代
理秘书长,为建立民主政权日夜操劳。当时,国民党网罗日伪残余势力,极力阻挠、破坏新
政府的建立,煽动叛乱,杀害干部。1945年12月24日,国民党“光复军”企图谋杀嫩江省主
席于毅夫,预先勾结了省主席宿舍门卫人员。在半夜12时左右,一股匪徒进入宿舍楼,将熟
睡中的警卫连指导员等4人杀害,继而搜寻于毅夫住屋。住在于毅夫隔壁的马识途房内亮着灯
,匪徒误认为是于毅夫的住屋,破门而入,向马识途连开数枪。警卫战士闻警赶至现场,匪
徒破窗而逃。马识途倒在血泊中,愤恨地说:“我虽然不能亲眼看到东北民主建设的胜利,
可是还有无数的战友和敌人在拼命地战斗着,最后的胜利,我们是一定能取得的……。”话
未说完就停止了呼吸。时年42岁。
黑龙江人民忘不了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的革命战士,把马识途遗体安葬在齐齐哈
尔烈士陵园,永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