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治纲
冯治纲,生于1908年,吉林公主岭人。1909年全家逃荒到黑龙江省汤源县太平川耿家屯
(今汤原县胜利乡荣丰村)。
冯治纲青少年时聪颖好学,读完小学后,因成绩优秀,被汤原县司法科录用做审案记录
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失业回家,帮助父亲种地。1932年被汤原县格节河(今格
金河)金矿经理刘纪三录用为职员。同年秋,刘纪三为维护金矿的开采权,组织一支护矿队
,冯治纲加入护矿队并成为护矿队的核心人物。1933年11月,这支护矿队与共产党领导的汤
原游击队汇合建立了反日同盟,增强了战斗友谊。这时,冯治纲在与中共汤原中心县委负责
人夏云杰的交往中,逐步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各种抗日武装队
伍的楷模。
1934年4月,护矿队与汤原游击队联合行动,深入汤原县太平川开辟游击区,一举解除了
太平川自卫团武装。但时隔不久,又在孔庆余沟的于罗锅屯遭到太平川另一支自卫团和伪军
一支骑兵旅的包围。冯治纲掩护负伤战友米方田,坚持到最后突出重围。此后,护矿队内部
发生分化,刘纪三离队,回到克山老家。冯治纲则与好友郭复东等5人组织了抗日武装“文武
队”,坚持在家乡打游击,继续联合汤原游击队一起行动。同年5、6月间,两支队伍联合袭
击了鹤立农场、太平川警察分驻所,镇压了作恶多端的日本走狗,打击了二道岗反动地主盘
踞的连环窑,创建汤原太平川抗日根据地。
1935年秋,冯治纲率领“文武”抗日队60余人,正式加入了新扩编的汤原游击总队,他
任第三中队长。1936年1月,汤原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冯治纲任第三团团
长。同年5月25日,协助夏云杰军长率领六军3个团袭击鹤岗取得胜利。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六军参谋长。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根据“八一”宣言精神,改名为东北抗日联军
第六军,他仍任参谋长,并协助夏云杰指挥六军8个团开辟了汤原游击根据地。11月,夏云杰
牺牲后,协助新任军长戴鸿宾整顿部队,将原有8个团改编为4个师,后又扩编为5个师。
1937年5月,冯治纲指挥著名的夜袭汤原战斗,击毙了日本参事官宫地宪戈及日本警官齐藤
宽、竹木福太郎、柳屋一、江头秀磨。由于抗日救国会员王春林在警察内部作内应,战斗进
展顺利,缴获迫击炮3门、轻机枪3挺、步枪62支、手枪5支、子弹35000发、马35匹。这次战
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松花江下游地区抗日军民的斗志。
1938年春,日本关东军集中兵力向松花江下游地区大举进犯,抗日斗争形势日益恶化。
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决定北满地区抗联部队突围“西征”,冯治纲率六军十一团、六团从萝北
县老等山出发,8月23日,在黑金河露营时,沉着、机智地指挥部队打退了日本守备队的进攻
。在小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秘密穿行20余天,冯治纲带头采集野果、野莱充饥。9月中旬,这支
西征部队终于到达海伦县八道林子。11月初、12月下旬先后与金策、李兆麟率领的第二批、
第三批西征部队会师。
1939年1月到达通北县,冯治纲当即率六军二师十二团在德都县田家船口伏击了警察“讨
伐”队,击毙警尉目黑俊一,俘虏25名警察,揭开了嫩江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1月下旬
,六军十二团与三军八团会师于龙门山,两支队伍合并为第二支队,冯治纲任队长,接受东
北抗日联军西北临时指挥部领导。他率领二支队先后攻破德都县紫霞宫和飞机场、讷河县三
合屯、高四阎王屯、曹乃修屯和北兴镇。特别是5月和8月先后两次攻破老龙门车站,使麇集
在北部边境的日伪军恐慌不安。
9月18日,冯治纲指挥二支队攻入讷河,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
日热情。
1940年1月2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任冯治纲为龙北指挥部指挥。他在就职
宣言中表示:“誓率所部抗日战士,与日寇周旋于龙江旷野,促使日寇早亡,复我大华领土
……”。
同年2月4日,冯治纲率领二支队全体指战员与日本“讨伐”队在布西三岔河任殿臣屯发
生激战,不幸壮烈殉国。时年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