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陈 龙

  陈龙,原名刘汉兴。1910年生。奉天抚顺(今辽宁省抚顺市)人。
    1922年,刘汉兴全家迁至吉林省东宁县(今黑龙江省东宁县)。童年读过私塾,立志学 民族英雄岳飞,长大报效国家。1926年中学毕业后,参加张作霖的东北军,在二十一旅六五 九团当士兵。后入吉林陆军军官学校,1928年毕业。先后任排长、连长。曾驻守牡丹江车站 及附近铁路沿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汉兴目睹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毅然奋起杀敌保国,率百 余名抗日武装,在乜河南沟一带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率部参加吉林自卫军,任二旅三团二 营营长。同年秋与救国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中共党员周保中相遇。在周保中的启发教育 下,刘汉兴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充满信心。1933年1月,刘汉兴率部参加抗日救国游 击军,任副参谋长。他指挥了游击军组建后的第一仗——团山子战斗。在战斗中,他采取消 灭日军、分化伪军的两手策略,取得战役的全面胜利。
    1933年4月下旬,受李延禄派遣,刘汉兴作为救国军前方指挥到宁安县策应城内两个连的 伪军哗变。攻城时,他一面向守城伪军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瓦解伪军;一面指挥部队 专门向日军射击。城头伪军打起白旗纷纷倒戈,抗日军很快攻进了东京城。刘汉兴指挥作战 ,总是善于运用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办法,多次战胜敌军。周保中非常支持他的作 法。不久,他被周保中派到柴世荣部任参谋长。
    1934年2月,柴世荣与刘汉兴率部参加周保中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同年5月,刘汉兴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分别于1935年2月,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第二师参谋长;193 5年5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参谋长;1936年3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参谋长。
    1936年5月,刘汉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由陈潭秋建议,将名字改为陈龙。
    1938年回国后,陈龙被派到延安工作。1939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社会部治安科科长。他 多次指挥破获国民党特务及日本间谋到延安进行破坏、暗杀的重大案件,有力地保卫了党中 央的安全。
    1945年,陈龙担任中共中央社会部第三室(锄奸)主任。同年8月,陈龙被派任毛泽东主 席的卫士,陪同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重庆,他忠诚、勇敢,头脑机敏,时刻保持 高度的警觉,为保卫毛泽东主席安全返回延安做出重大贡献。
    1945年11月9日,陈龙率200余名社会部干部,奔赴东北,参加开辟东北解放区建设工作 。
    1946年4月至1947年,在哈尔滨陈龙先后任中共北满分局社会部长兼北满军区保卫部长, 松江省委常委、社会部长,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社会部长兼哈尔滨特别市公安局局长,中 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东北公安总处副处长。1948年沈阳解放,东北局迁到沈阳。陈 龙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东北局社会部副部长,后任东北公安部副部长。
    陈龙在东北工作期间,在组织指挥消灭大规模武装暴乱的同时,对敌特派遣活动开展了 全面侦察,为组建一支适应城市隐蔽斗争的侦察队伍,探索一条适合城市公安侦察工作的方 针路线,倾注了满腔心血。为摸清敌人的派遣规律和组织系统,他经常亲自审讯重要案犯, 同时组织力量开展对汉奸、伪军警宪特及反动会道门、封建迷信团体等进行调查,积累了丰 富的对敌斗争经验。在总结城市工作的会议上,他提出了人民公安工作的侦察方针,并根据 侦察方针,把哈尔滨侦察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1948年秋,辽沈战役即将展开,陈龙指挥在哈尔滨市破获敌特电台加以逆用,不断以假 情报迷惑敌人,掩护数十万大军成功地转移到辽西战场,对加快东北解放的进程作出了贡献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根据全国对敌斗争的需要,总结了哈尔滨对敌斗争 的成功经验,由中央社会部转发全军,成为新解放城市对敌斗争的蓝本。
    陈龙在进行繁重的对敌斗争的同时,还着手对解放后大城市的改造和建设工作。在中共 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制定了10多个管理特种行业和公共场所 的法规、法令,取缔了赌场、妓院,打击了流氓盗窃和吸毒、贩毒活动,成立游民教养院, 收容改造游民、妓女、赌徒,把他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陈龙十分重视公安机关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对公安机关进行清理整顿。为了充 实新生力量,根据他的倡议,建立哈尔滨公安干部学校,他经常给学员讲课。
    1949年12月,陈龙调任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南京市人民检察署署长。1950年10月调公安 部任一局局长。1952年任公安部副部长,主管政治保卫工作。1958年10月14日于北京病逝, 终年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