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王光宇

  王光宇,原名王明堂,又名王兴。生于1911年,吉林省德惠县人。少时就读于德惠县大 房身两级小学、德惠县立中学,品学兼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德 惠县反日义勇军。
    1933年春,他说服年迈的父亲,辞别新婚的妻子,与陶净非、李飞等进步同学一起到哈 尔滨,经同乡同学董振国介绍,在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中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 时参加中共满洲省委举办的秘密训练班。3个月结业后,于同年6月被派到宁安工农义务队做 政治工作,积极协助队内主要领导人李荆璞、于洪仁提高部队思想军事素质。1933年末加入 中国共产党。
    1934年春,以宁安工农义务队为基础,吸收部分义勇军参加,成立了绥宁反日同盟军。 1935年2月,绥宁反日同盟军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后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 王光宇任一师一团政治委员。他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被指战员们誉为“一团的好政委” ,“积极、勇敢、忠实的好干部”。
    1935年以后,日本侵略者对以宁安为中心的绥宁地区展开了疯狂的大“讨伐”,同时极 力推行“集团部落”政策,妄图将抗日部队困死、饿死、冻死在深山里。1936年1月20日五军 党委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将主力向中东铁路以北转移,指定五军二师为先遣部队。已被任命 为二师的政治部主任的王光宇根据五军命令,同二师师长傅显明一起率队沿穆棱、密山、依 兰转移。2月,进军途中,在密山黄泥河子煤矿附近与敌遭遇。战斗中傅显明牺牲,王光宇接 任师长职务,率领部队继续前进。
    1937年3月,王光宇当选为中共吉东省委委员和抗联五军党委委员。不久,抗联第二路军 总部发动了攻打依兰县城日伪军的战斗。为配合友军,王光宇率队参加此次战斗,圆满地完 成预定任务。5月以后部队转战依东、桦川、富锦、宝清一带,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与 敌军周旋于深山密林中。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王光宇指挥所部与抗联四军部队紧密配合,在 宝清等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同年10月,调任抗联四军副军长。
    1938年春,日本侵略者加紧军事行动,对抗联进行疯狂的“讨伐”和严密的封锁。为保 存革命有生力量,5、6月间,王光宇和抗联四军军长李延平,受命率领抗联四军主力和五军 二师,由宝清、富锦向依兰、五常远征,史称西征。
    西征途中,在攻占敌军据点苇河楼山镇后,于7月中旬进入哈东地区。部队曾被敌军多次 包围,给养断绝,减员很大,处境异常艰难。王光宇始终保持沉着、冷静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继续远征,坚持战斗。8月中旬进入五常县冲河一带。
    1938年12月,在五常县九十五顶山与敌人的一次激战中,王光宇壮烈牺牲。时年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