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致中
祁致中,原名祁宝堂。1913年生,祖籍山东省菏泽县曹家庄。1931年春由于生活困难,
闯关东来到东北,进入吉林省依兰县东部驼腰子金矿(现属黑龙江省桦南县)当工人。
1931年秋,日本侵略军占领辽、吉大部分地区后,加紧向松花江下游地区进犯。1932年
2月,日军占领了驼腰子金矿,并且加派护矿队监管工人采金。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矿工们
过着非人生活,上工要出示证件,下工被搜身,不时遭到日本监工的打骂。矿坑里没有安全
设备,工人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为了反对日伪残暴统治,祁宝堂串连张仲祥、尤成禄、吕
景芳、赵喜儒、孙继武、韩忠礼等6名工人,结拜为盟兄弟,密谋拉起队伍进行武装抗日。他
们7人共凑了4两9钱金末子,买了两支手枪,12发子弹,伺机夺枪起义。
1933年6月下旬的一天中午,祁宝堂等7人趁护矿队7名日军士兵架枪吃饭之机,突然袭击
,全歼护矿队,夺取轻机枪1挺、步枪6支、手枪2支、子弹700余发。暴动成功后,祁宝堂召
开矿工大会,号召说:“我们弟兄七个不愿当亡国奴,现在缴敌人的枪,要拉起队伍打鬼子
。有骨头的跟我们走,不愿意的赶快解散回家。”当即有20多名青年工人要求加入他们的队
伍。而后,他们正式宣布成立“东北山林义勇军”,推举祁宝堂为首领,报号“明山”。约
法三章:一、老百姓的东西寸草不动;二、没有首领命令不准私入民宅;三、要帮助贫苦农
民,不准打骂好人。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明山队”。这支抗日队伍以桦川大梨树沟为根据
地,活跃在桦川、依兰、勃利地区,收缴汉奸地主武装和伪军的枪械,武装队伍。
1934
年3月,依兰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土龙山农民大暴动,成立了东北民众义勇军,打死了日酋饭
冢朝吾大佐。祁宝堂应邀下山,多次助战,屡获胜利。由于民众义勇军首领谢文东抗日态度
不坚定,祁宝堂率队重返大梨树沟,单独进行抗日活动。
同年9月,祁宝堂率队在桦木岗龙王庙袭击日军小川部队,毙伤日军50多人。接着在老街
基截击了日军3辆汽车,毙伤日军30多人。11月间,与“大刀会”联合袭击了孟家岗附近1个
日本开拓团,缴获许多粮食、衣物。同年末,日军在三江地区大举围剿抗日武装,祁宝堂部
处境日益困难。这时,国民党派来代表,劝诱祁宝堂反对共产党或撤往关内。祁宝堂怒斥这
个代表,把他赶走,并决定去珠河寻找赵尚志的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5年2月,祁部在方正县窝里村与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相会。祁宝堂亲
自拜访了军长赵尚志和政治部主任冯仲云。冯仲云和他促膝长谈,劝他去掉山林队绰号,改
名“致中”。意谓“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从此,祁致中的名字载入东北人民抗日史
册。
在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的接触中,祁致中受到很大教育,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了
解。他率领的队伍在与第三军共同战斗中,队员觉悟和作战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经过整顿和
改造,成为抗日义勇军中的一支劲旅。1935年冬,他带队过松花江进入汤原县境,与中共汤
原县委取得联系。他向县委郑重提出要求改编他所率领的这支抗日队伍,并请县委加派军事
政治干部,他本人也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汤原县委接受了他的要求,经汤原反日游击总队
政委夏云杰介绍,祁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6年5月,中共吉东特委勃利团县委书记富振声帮助祁致中,把他的队伍正式改编为东
北抗日联合军独立师,祁致中任师长。祁致中很注意后方基地建设,在桦川和集贤之间的七
星砬子山里修建了规模较大的修械所,为部队修理和制造武器弹药,后来扩建成为抗联的兵
工厂。
为了开辟新的游击区,1937年6月,祁致中指挥一部分队伍深入富锦地区,连战连捷,收
缴了斗沟子伪自卫团的枪械,攻下了柳大林子伪警察署。6月15日,头道林子伪警察署长李景
荫反正,带领独立师缴了伪警察署和伪自卫团的武器,参加了独立师。
1937年“七七”全国抗战爆发后,祁致中率队积极配合全国抗战,不断打击敌人。7月2
5日,独立师袭击了富锦县七区伪警察署,并进入五顶山地区,攻下该地伪自卫团事务所,解
除敌人武装。9月,祁致中率独立师300余人袭击了富锦县国强街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这
时独立师逐渐发展到1500多人,各级干部也基本配齐。10月,根据北满临时省委指示和省委
代表张寿篯(即李兆麟)的具体指导,在富锦县二区将独立师正式扩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十
一军,祁致中任军长。
1938年初,祁致中过界赴苏联请求支援炸药,被苏联边防军扣押,1939年5月被释放。7
月,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副官长,随赵尚志总司令带100多人回国。在部队攻打嘉
荫县乌拉嘎金矿矿警队获胜后,祁致中不幸牺牲。时年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