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云
孙桂云,女,1913年生,山东省胶县人。少时喜爱田径运动,1925年进入东省特别区女
子第一中学(哈尔滨第七中学前身)后,得到毕业于上海“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的体育
教师黄树芳的悉心指导,因而体育课及各种比赛成绩优异。1928年,在张学良将军倡导下,
东三省联合运动会在沈阳东北大学体育场举行。孙桂云作为东省特别区体育代表队队员参赛
,先后以7秒的成绩夺得50米短跑冠军、以13秒夺得100米冠军。在田径团体赛中,与队友合
作,夺得女子田径团体总分第一名。这个成绩,虽因报名手续出现问题而未被正式承认,但
孙桂云已为东北体坛所瞩目。
1929年5月29日至6月4日,在沈阳东北大学体育场,举行了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有25个
省、市、县的136所大、中学校,1650名男女运动员参赛。大会由张学良及夫人于凤至担任名
誉正、副会长。哈尔滨有8所学校参加。孙桂云作为东省特别区女子第一中学校代表的主力队
员,分别获得垒球掷远第一名、100米跑第一名、200米跑第一名、急行跳远第二名。她与队
友还获得200米接力第一名。荣获田径总分个人冠军。
1929年10月19日、20日,张学良将军在沈阳东北大学新落成的体育场举行了“中、日、
德三国田径对抗赛”,以激励中华民族的爱国爱乡情操,提高东北区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当
时,德国队是第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亚军队;日本队实力也很强,其中有保持四项世界
女子纪录的著名运动员人见捐枝。孙桂云代表中国队参赛,获60米跑、100米跑两项第三名,
虽未获亚军,但其成绩使人见捐枝“大为震惊”。
1930年4月1日至10日,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各省、市以及华侨团体共22个代
表团、1630名男女运动员参赛。孙桂云不负众望,代表东省特别区获得50米跑、100米跑第一
名。她与队友合作又夺得200米接力赛第一名。每项成绩皆创全国纪录。孙桂云以10分的优异
成绩居个人田径总分榜首。以女一中学生孙桂云、刘静贞、吴梅仙、王渊、肖淑苓为代表的
东省特别区女队与广东队,并列女子团体田径总分第一名,捧回了张学良将军赠给大会的奖
杯。
由于孙桂云、刘静贞、吴梅仙、王渊、肖淑苓5人成绩优异,被报界誉为“五虎将”,与
天津南开男子篮球队“五虎将”齐名。大会曾议定将杭州一座桥,命名为“桂云桥”,以铭
记孙桂云在体育方面为中华女子争得的无上殊荣。
在第四届全国运动全会上,孙桂云、吴梅仙、刘静贞与其体育教师黄树芳入选国家队,
参加了同年5月24日至3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虽然她们在这次赛会上未能
取得冠亚军的成绩,但也显示出中国人的气魄。她们在回国返哈途经沈阳时,张学良夫妇接
见并设宴热情款待她们。
1930年10月11日、13日,在沈阳东北大学体育场举行了东北四省联合运动会,有96个代
表队参加。五虎将之冠的孙桂云,几乎包揽了女子田径赛的全部冠军。报界誉其为“哈埠特
区女中健将”。她与沈阳名将刘长春所到之处,记者竞相采访。她们的照片被洗印出售,一
再涨价,在沈阳传为佳话。
1931年5月,“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在济南举行。女中健将孙桂云获得100米、200米跑
两项冠军,与队友又以28秒3成绩获200米接力赛冠军,再创全国纪录,并一直保持20年之久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桂云离开哈尔滨去上海。先后在大夏大学和沪江大学读
书。1949年移居香港从事银行业。在60年代,叱咤体坛的一代女杰孙桂云,因病在香港逝世
。
1936年,上海勤奋书局出版的《全国女子田径名将录》所列6人中,孙桂云位居傍首,并
称:“孙桂云为吾国女田径界最先得社会崇拜之人。最高纪录:50米7秒、100米13秒8、200
米28秒2,均保持全国纪录。”1987年,王振亚著《日中国体育见闻》中称:“孙桂云为东北
地区体坛三杰中唯一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