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保卢
符保卢,原名符保陆,字宝卢。1913年生,吉林省长春人。后随父母移居哈尔滨。
符保卢自幼身体健壮灵敏,性喜活动。在长春粮米市大街居住时,经常到影剧院看杂技
表演,有时还跟着演员练功。演员们喜欢他这种好学苦练的精神,主动教他一些基本动作。
移居哈尔滨后,父亲在自家院内安设了简易的单杠、双杠等体育器械,父子二人常在一
起锻炼身体。入小学以后,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一有时间,就到操场练跑跳,演拳
术,也参加各种球类练习。
1927年,14岁的符保卢,在哈尔滨举行的首届联合运动会上,一举夺得了童子组50米、
100米和200米赛跑的3个单项亚军,获得个人总分第二名。
符保卢在学练各种体育项目中,尤爱撑竿跳高。经常和张彦中同学结伴苦练。
20纪世初,俄国人在哈尔滨道里药铺街修建了一座赛车场,于1927年由东省特别区收回
主权,改称东省特别区第一体育场。符保卢交费入会后,参加了体育场的田径队,主练项目
是撑竿跳高。在训练中,结识了俄籍人哥复登。哥复登是在哈外侨中跳得最高的人,保持了
3米56的最好成绩。在哥复登的指导下,符保卢开始得到了比较正规的训练。
1928年在沈阳举行东北三省运动会,符保卢被选为东省特别区代表队的成员,参加撑竿
跳高比赛。赛中,首次越过3米高度,取得了东北三省撑竿跳高少年组第一名,为东省特别区
争得了荣誉。
1929年6月,出席在沈阳举行的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符保卢作为东省特别区的代表参赛
,获得中级组撑竿跳高冠军。
1930年4月,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以3米28的成绩,荣获撑竿跳高第一
。从此,年仅17岁的符保卢名扬全国,被誉为“撑竿跳高大王”。在这次运动会上,符保卢
被选为出席第九届远东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队成员。喜讯传到东北,张学良将军异常高兴
,立即致电祝贺,并发给每个运动员和教练员300元制装费。在远东赛会上,成绩不够理想,
没有取得名次。
1931年5月,在济南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上,以3米54的成绩,刷新了撑竿跳高全国纪录
。回到哈尔滨不久,在一次公开表演赛中,又跳出了3米70的好成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符保卢转入一所俄侨中学读书。1933年8月,冲破日伪的盘
查封锁,到了上海,应聘供职于勤奋书局。1933年10月,代表上海参加在南京举行的第五届
全国运动会,以3米83的优异成绩,再次刷新了撑竿跳高全国纪录。
1934年夏,中国为参加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青岛举办运动员训练营。在集训中,符保
卢跳出3米90的好成绩。在同年召开的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以3米87的成绩获得撑竿跳高的
亚军,步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1935年10月,在上海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以3米90的成绩再次刷新撑竿跳高的全国纪录
,获得冠军。同年末,在北京清华大学体育场进行训练营第四次测验时,曾创造了4米15的撑
竿跳高全国新纪录。这个纪录在中国一直保持20年之久。
符保卢不仅擅长撑竿跳高,其他体育项目也很见长。在上海《勤奋》体育月刊举办的一
次有中外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中,他取得单杠、双杠、垫上(自由体操)和跳箱(跳马)4项比
赛的全能亚军。《勤奋》体育月刊评论说:“我国田径项目中,成绩能步入世界林囿者,唯
有保卢一人而已。符君不仅善跳,且于各项运动,无不娴熟,如十项球类、跑冰,均为其所
擅长。”
1936年6月,符保卢赴法国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8月5日,他在蒙蒙细雨中越过了3米80
的横竿,取得了决赛权。决赛时跳过了3米84,当横竿升到4米时,三次试跳均未成功,未能
取得名次。主要原因是他在出国前买到的竹竿质量很差,也不顺手,加上旅途劳累,没有发
挥出在国内比赛时的水平。但是,在这次世界大赛上,他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取得决赛资
格的运动员。符保卢叱咤田坛的事迹,载入上海勤奋书局编译的1936年出版的《全国男子田
径名将录》中。
1937年符保卢在赴欧参赛前已离开勤奋书局,考入中国航空公司学习驾驶飞机。由欧洲
回国后,在一次飞行时失事,以身殉职。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