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肃
王肃,原名王玉纯,1914年4月27日出生于奉天省新民县(今辽宁省新民县)金太牛录村
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小学。因家境贫困,小学毕业后没能继续升中学,在家劳动并坚持自学
。1930年春,入新民师范学校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停学,回到家乡。
1934年王肃赴北平,进入东北流亡学生为主的东北中学高中班读书。在东北中学,王肃
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他还非常关心政治时事,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军事训练,以便将来更
好地报效祖国。同年暑假,王肃考入北平东北大学边疆政治系。聚集在东北大学的学生,大
部分是忧国忧民的东北流亡青年。王肃和其他爱国青年一样,仇恨日本侵略者,不满反动当
局的统治,积极探索救国真理。在进步同学影响下,他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不
久,加入进步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决心投身于抗日斗争。8月,他与几名进步青年,冲破敌人
封锁,在山西省五台县苏子坡,找到八路军,参加了随营学校政治训练班。10月,训练结束
,被分配到河北省阜平县战地动员委员会。11月,经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王平介绍,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三分区十大队三营教导员、三分区政治宣传科长。他经常深入连队
了解情况,协助领导起草文件,为报刊撰写稿件。1939年冬,调任三分区二团政治处主任,
后任团政治委员,率领全团指战员坚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每到一地,他不顾疲劳,先到连
队驻地了解战士吃、住和伤病情况。组织上给他的马匹,经常让给有病的同志骑,或给部队
驮东西。1942年底,奉调到中共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后留校工作,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9月上旬,根据党中央指示,中共晋察冀分局组织东北籍干部回东北工作。王肃与
陈大凡、王堃骋、徐明、许烈等从阜平出发,徒步行军来到东北。10月23日抵达海伦县,一
周后到北安。中共黑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决定派王肃、李银全、王文斌、刘挺进、于德水
和何学东赴黑河地区开辟工作。王肃任黑河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兼黑河中心县工委书记。当
时有人说他是“光杆司令”,他却回答说:“现在看是光杆司令,但只要我们按照党的政策
去发动群众,就不是光杆司令啦!”
黑河是黑龙江省北部边陲重镇。日伪统治时期,敌人把这里做为反苏的重要基地,伪警
宪特反动势力麇集。苏军接管后,情况仍是十分复杂。仅有9万人口的黑河地区,土匪就有3
000多人,是黑龙江省土匪最多的地方。王肃受任后,与几名战友立即赶赴黑河。途经孙吴县
,留下李银全任该县县长,以控制北黑线上这个重镇。到黑河后,通过地方干部胡宇翔的关
系,王肃住在双发祥皮铺掌柜韩子和家里。这位60多岁的回族爱国工商业者,对王肃照顾得
十分周到。11月份的黑河,已进入严冬季节。王肃身无大衣,脚无棉鞋,仍穿着从关内带来
的旧棉衣,迎着刺骨的北风,到群众中去宣传党的政策,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为加强开辟
工作的力量,后来又有几批干部来到黑河。当时条件十分艰苦,许多干部白日挤到一个狭小
的房间工作,晚间就睡在地板上。
按照省工委的指示,王肃来黑河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动群众,组建一支人民武装,在这
个边陲地区站住脚。王肃率领干部深入到伐木、淘金、放排工人以及制粉业、制材业工人聚
居的地方,通过一批骨干分子的串连,到12月中旬,队伍已发展到七八十人。没有枪支,就
组织干部、战士到城外被焚毁的日伪军械库去拣。又组织店铺作坊为部队生产军需品。通过
地方“维持会”的头面人物为部队筹措给养。在王肃领导下,经过艰苦工作,借助多方力量
,黑河军分区的第一支人民武装——黑河人民自治军建立起来,成为开辟工作的依靠力量。
1945年12月,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由黑河镇迁往离黑河8里地的上二台屯。王肃经常冒
着危险,乘马爬犁到黑河镇内开会,部署工作。这期间,土匪活动频繁。一天夜里,匪首杨
青山纠集300多匪徒扑向上二台屯军分区司令部。在王肃指挥下,打退土匪数次进攻,激战到
天明,匪徒受到很大伤亡后撤走。这场战斗的胜利,锻炼了人民自治军,也鼓舞了当地群众
的信心,对安定黑河的政治局面起了很大作用。
1946年4月中旬,军分区司令部又进驻黑河镇内。先后召开了各界代表大会,组建了瑷珲
县政府,恢复了地区行政办事处,开展了反奸反特斗争,使建军建政工作有了重大进展。生
产有所恢复,群众生活日趋稳定。5月,依照黑龙江省的统一部署,在全地区开展了剿匪斗争
。6月上旬,黑龙江省工委召开各县委书记、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如何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清
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接到通知后,王肃连夜召开会议,准备会议材料,然后带警卫
班去省城北安开会。会议结束后,为尽快传达中央指示,王肃立即与省工委派往黑河任军分
区政治部主任的刘光烈及其爱人江燕一道,乘坐运货卡车返回黑河。汽车行至孙吴县附近,
曾两次遭土匪袭击。省工委得知此情况后,命孙吴县派一个连护送。6月12日,行至离黑河9
0里的西岗子村时,王肃担心孙吴县的安全,让护送部队返回孙吴。上午11时,他与司令部通
了电话后,3辆卡车继续向黑河驶去。当汽车行至离黑河仅20公里的松树沟獾洞桥附近时,突
然遭到杨青山股匪袭击。王肃和刘光烈、江燕等乘坐的第一辆卡车,准备急驶冲过土匪的埋
伏线,由后边卡车上的警卫班战士钳制敌人。但土匪的埋伏线很长,第一辆车还未冲过去,
轮胎即被打坏,司机负伤,刘光烈、江燕等相继牺牲。王肃和警卫员边打边撤到一间草房里
继续射击。土匪攻不进去,就点燃了草房,并喊话劝降。王肃烧毁了随身所带文件,继续同
土匪激战。土匪集中火力向他射击,王肃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32岁。
王肃的遗体被送到黑河武庙。安葬前,要为他换一件干净的衣服,但从他那既当枕头又
包衣服的包裹里,竟找不到一件完整的衣服。王肃的遗体被安葬在黑龙江畔人民公园。黑河
人民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将黑河主要街道——大兴街命名为“王肃大街”,将他遇难
地的一座桥命名为“王肃桥”,作为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