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徐云卿

  徐云卿,女,满族。1917年生于奉天省西安县(今吉林省辽源市)。1929年随父逃荒到 黑龙江省林子口(今林口镇)南龙爪沟高云村。17岁当童养媳。
    1934年,抗日同盟军派军部共产党员徐副官来到龙爪沟一带活动,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 的革命道理,组织抗日救国会、抗日妇女会和抗日儿童团,教唱抗联歌曲:“天上没雨地下 旱,苦日子过不了另打算,白天还是庄稼汉,黑夜背枪变抗联。”徐云卿受到教育,很快便 参加了抗日妇女会,缝军衣、做军鞋、筹军粮。1936年参加东北抗日武装游击队。
    1936年7月,徐云卿被编入抗联五军妇女团。她努力学习革命道理、军事技术和文化知识 ,进步很快,战斗、宣传、救护、做被服等工作,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1937年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1937年1月,她和妇女团的姐妹们参加了著名的大盘道伏击战,表现勇敢,受到赞扬 。在以后建设三道通抗联密营活动中,又多次受到抗联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和五军军长柴世 荣表扬和奖励。
    1938年7月末,抗联五军三师后勤处处长曹炳臣惨遭叛徒杀害。接着,叛徒又将枪口对准 扑上来抢救曹处长的徐云卿的胸口,威逼她投靠日寇。徐云卿以大无畏的精神与叛徒扭打在 一起,在格节河金矿工人的帮助下脱险。与部队失去联系情况下,她在密林沼泽地中跋涉奔 波1月有余,终于找到了抗联大队,汇报了敌情,投入新的战斗。
    1939年,徐云卿被组织派往苏联学习医务工作,短时间内以优异成绩掌握了战地救护医 疗技术。1940年回国后,随队转战在松花江、牡丹江畔以及完达山、张广才岭的深山老林中 。徐云卿挂在身上的药包、伤员给养袋和武器行装等负荷,常常超过男同志。战斗中,勇敢 冲锋、抢救伤员;露营时,为战士表演歌舞。她节衣缩食,常常吞食草根、树皮和炒面加雪 块。1941年随抗联大队开赴苏联境内集训。1945年8月,和抗联将士一起,配合苏联红军向日 本法西斯猛烈反击,多次荣立战功。之后,在解放战争中亦因功获得奖章。
    1948年,徐云卿转入地方工作,历任珲春县妇联主任、沈阳军需三厂副厂长、沈阳市铁 西区工会组织部长、沈阳搪瓷厂独立支部书记、长春制药厂总支书记、水电部武汉高压研究 所政治处副主任等职。1960年4月,徐云卿的口述著作抗联回忆录《英雄的姐妹》问世。这部 近9万言的革命史料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史学工作者的珍视。1978年11月曾再版重印。 并参加过国际文化交流图书展览。这部书真实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妇女团英雄姐妹的可歌可 泣的英雄事迹,形象地再现了抗日军民鱼水情谊和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对闻名于世 的“八女投江”历史事实,《英雄的姐妹》一书第一次做了翔实的叙述。周保中为这部书写 了题为《回忆抗日战争中的东北妇女》的序文,高度赞扬道:“东北妇女参加抗日游击战争 的英雄事迹是数不尽的,令人永难忘怀的。徐云卿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人。”
    在“文化大革命”中,徐云卿遭受诬陷和迫害,致使晚年多种疾病缠身。1981年主动要 求离职休养,并应中共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邀请,整理革命回忆录,为党史军史提供资料。
    1984年3月25日,徐云卿因病逝世。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