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赵文才

  赵文才,祖居河北省,1921年10月15日出生在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县)东官 所(今新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4人,靠父亲给地主打短工维持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1944年赵文才被抓到虎林当劳工 1年。翌年,第二次当劳工到哈尔滨为日军修飞机场。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内战,大举向解放区进攻。1 946年5月,赵文才参加了驻防在双城县的部队,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四十八 团四连二排五班当战士。他发誓:“不消灭反动派,决不回家乡;不当英雄,决不见父老。 ”
    1947年3月,三下江南战役中,在吉林省农安地区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十六师四十八团担 任攻打于家大院守敌的任务,赵文才所在的班担当突击任务。
    夜黑人静,五六名战士摸到敌人鹿寨跟前,赵文才冲在最前边,机敏地向院内摸去。这 时,敌人开了枪,赵文才向敌人掷出一颗手榴弹,借着爆炸的火光迅速向院子扑去。敌人从 屋里冲出,他一个人冲上去与敌人拼刺刀,一个敌人被刺倒,其余敌人吓得逃进第二个院套 。
    突击队占据了第一个院套,两名战士在院外监视,1名战士和部队联络。赵文才等3人与 敌隔墙对峙,副班长和另1名战士向敌喊话时,中弹牺牲。赵文才愤怒已极,对准敌人扫射, 打掉敌人的机枪。拂晓,敌人以为院子里没人了,偷偷爬过来进行搜寻。躲在大车后面的赵 文才瞄准敌人就是几枪,又打死4个敌人,其余的逃了回去。赵文才孤身1人,以机智、勇敢 、顽强的战斗精神,一直坚守到完成上级交给的突击任务。战斗结束后,他的事迹传遍了全 师。在庆功会上,授予他“战斗英雄”奖章1枚。1947年5月,赵文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被提升为副班长。
    同年6月25日,在四平攻坚战中,赵文才组织爆破组,率领两名战士向敌人勇猛冲过去, 以机警、巧妙的战术,俘敌7名,缴获5支步枪和1挺轻机枪,配合兄弟部队迅速占领四平二道 街。接着,又扛起炸药包,穿过敌人交叉火力网,炸毁了敌人的火力点。27日清晨,十字路 口碉堡里的敌人疯狂地封锁突击队前进道路,赵文才主动要求担任爆破任务,但没有成功。 第二次,爆破员中途牺牲,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到碉堡跟前,用炸药将敌军碉堡炸得粉碎。 战士们呼喊着冲过去。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射中了赵文才的胸膛,他倒在地上,英勇牺牲。 时年26岁。
    部队为了纪念这位“孤胆英雄”,追认他为“特等战斗英雄”,并追赠“毛泽东奖章” 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