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明海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明海山,1866年生,北京市人,满族。
    幼年入北京全福昆梆子班,习艺旦角。后入程长庚三庆班,改习京剧老生,兼习老旦。 开始以演戏为主,以精彩的唱功取胜。嗓音清脆,腔调简洁,唱法考究,中气充沛。唱、念 、做、打功底深厚,通晓生、旦、净、丑各个行当,时人赞为“戏篓子”。清末,被清廷召 为“内廷供奉”。
    1912年,随陈德霖、钱金福等人在上海老天仙茶园,与王鸿寿、潘月樵合作搭班演出, 名扬上海滩。京剧名角周信芳数次登门求教。明海山与周信芳合演过《四进士》,饰演毛朋 一角,活灵活现,独标风彩,观者称之谓“活毛朋”,盛传江南。
    20年代初,明海山受中东铁路局之邀,与门徒鲁鑫泉到哈尔滨市传艺。1922年,由明海 山、程永隆等人在哈尔滨市道外十六道街大舞台创办京剧科班义字班,教徒传艺。同年倡导 组建戏曲艺人组织梨园公会和正乐育化会,对团结哈尔滨戏曲艺人和繁荣戏曲艺术起到了积 极作用。日本名作家波多野乾一于1925年编著的《京剧二百年之历史》一书中,记载了明海 山的从艺活动。明海山先后在哈尔滨大舞台和华乐舞台担任后台“座钟”,即后台总管。同 时还课徒传艺,教戏严肃认真,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尽心指教,细微之处,从不放过。 执教不拘成法,因材施教,富于创新。更善于指出人所未见之处,掘其潜长,避其所短。门 徒众多,诸如著名演员王少鲁、王桂林、张少台、于赞庭、管韵华、秦友梅、武帼英等,均 得其真传。
    1946年,时值80大寿,由李香匀、诸世芬等名角为其演出《大英节烈》贺寿,明海山亦 登台饰演剧中王大人,共30余句韵白,念得抑扬顿挫,刚劲有力,感情充沛,一气呵成,不 逊当年,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明海山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虽至耄耋之年,仍传技不 辍,培养新人,关心戏曲事业的发展。梅兰芳、周信芳等表演艺术家,每到哈尔滨演出,都 前去住处叩拜这位前辈名师和京剧教育家。1955年6月于哈尔滨逝世,终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