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孙广庭

  孙广庭,字丹阶,号痴侠,晚号不见子。1876年生于奉天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科 甲出身,饱学之士。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藏书家。
    11岁从塾师就读,奋勉好学。1903年秋在盖平院试,三场皆为榜首,名噪一时,人称“ 小三元”。后受聘银岗书院执教。1905年9月,投笔从戎,赴奉天会考,入选出洋武备。10月 ,入游学预备科学日语。1906年1月,与杨宇霆、丁超、熙洽、张焕相一行40人,东渡日本, 入东京陆军振武学校。1908年,考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陆军测量学校,成为正式士官生。19 11年1月,以优等成绩毕业。
    1912年3月,奉督军赵尔巽之命,孙广庭任东三省陆军测绘学校教官,翌年升任校长。
    1920年,孙广庭任黑龙江省督军署少校参谋兼哈满兵站处长,又兼军官养成所教官,培 养了许多军事人才。1922年5月直奉战起,任张作霖镇威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在前方司令部 负责作战联络。在奉军败退中,他率领两连卫兵从天津撤至滦州,没损失一兵一卒,深得张 作霖赞赏,被晋升为后方司令部参谋长,辅佐丁超司令驻扎锦州,收容由热河败退的残兵, 阻止直军追击。
    1922年9月,孙广庭代理延吉镇守使兼十三旅旅长。同年10月,海参崴政府最高指挥官( 白俄所谓临时大总统)吉特里赫斯上将率俄军非法强占卡伦,欲强行持械过境。驻珲春守军 令其解除武装,俄军顽抗不从。孙广庭亲往边界,与吉特里赫斯谈判,迫使俄人降服,在国 境上解除其全部武装。孙广庭以区区不足千人之师,在边陲珲春,收编吉特里赫斯将军所部 1.5万余众,收缴12门野战炮,50余挺机关枪,5000余支马步枪、小枪,40余万粒子弹。粉 碎了沙俄残余势力妄图东山再起的美梦,使吉黑两省人民免于战乱。
    1924年9月,二次直奉战起,孙广庭调任镇威第四军参谋处长。奉军战胜,移第四军司令 部于滦州,12月回奉,留孙广庭在奉办理一切善后事宜。
    1925年2月1日,“善后会议”在北京举行。孙广庭代表第四军军长张作相参加会议,并 在会上有所建议,但未被首席代表采纳,因此未等会议开完即中途退场。他因不满军政界之 黑暗,于6月1日愤而辞去参谋长职。应吉林省财政厅长荣厚的盛情邀请,协助整理税务,从 此告别戎马生涯,步入财界。历任长春、吉林、滨江税捐局长等职。在任期间,勤勉奉公, 为政清廉,百姓誉为“铁面公”,赠送“公正廉明”匾额。1931年9月1日,《滨江时报》一 文称:“滨江税捐局长孙丹阶,原系科甲出身,为铁岭之名士,从前办理哈尔滨木石税务, 厥功甚伟,每届年终,财政考核成绩,无不超出比额。任职三年,税收至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奉天、长春、吉林相继沦陷。孙广庭当时正在吉林省城 办理公务,目睹日军杀人放火,悲痛欲绝,流着泪说:“我枉为中国人,不能保住自己的国 土,不能为国驱敌,实在可耻。亡国之奴如丧家之犬,我虽不能为国争光,也绝不能为日本 人当走狗。”当得知士官学校同学熙洽出任吉林伪省长、宣布吉省独立的时候,他气愤已极 ,不顾日本人控制,冒险出城,来到哈尔滨,在《滨江时报》上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滨江税 捐局长,以示对日本侵占东北的抗议。
    1932年,日本人抬出溥仪为执政,建立伪满洲国,东北一些旧军政要人,都被委以官职 。但孙广庭遁居马家沟私宅,闭门谢客,埋头读书,研究学问。日本人派说客劝说都被他断 然拒之。
    不久,日本人找上门来,恫吓说:“你的同事都去工作,你为什么不去?难道你不怕掉 脑袋吗?”孙广庭说:“我是中国人,不愿侍候你们。”说着解开衣扣,脱光上衣,手拍前 胸,大声喊道:“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头可断,血可流,我身不能辱!”
    1932年夏,松花江涨水,哈尔滨许多居民遭灾。孙广庭尽管生活日益拮据,但仍竭尽全 力救济灾民。后来,家资告罄,他亲自下厨房、烧锅炉、掏厕所、种蔬菜。日本人闻讯后, 送来1000元钱和伪满洲矿产株式会社董事长聘书,他仍不为所动,婉言拒绝。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孙广庭高兴万分,与社会名流一起电请民主联军迅速进驻 哈尔滨,并接受李兆麟将军邀请,挺身而出,任松哈和平民主促进会会长,奔走和平民主事 业。孙广庭和蒋介石是振武学校前后期同学,旧日与蒋介石有些交往,在国民党军队占据长 春、战火威胁北满之际,他呼吁组织人民代表团赴长,晋见蒋介石,促请国民党当局停战, 此举颇令各方人士感动。
    孙广庭嗜书如命,几乎尽一生的财力购书,并在哈尔滨马家沟小戎街自建了一座公馆, 内有藏书楼,取名“因是堂”。收藏宋、元、明、清各类古籍图书20余万卷,不但数目惊人 ,而且质量堪称上乘,不乏珍品。其中清名家抄本《新增格古要论》、《沈下贤文集》都是 比较罕见的。他的藏书均经鉴别精审。例如藏书中清代“守山阁丛书”收书110种,其版本均 可称为善本,还有宋孝宗时版本《重刊许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楮墨俱旧、古香袭人,更为 海内孤本。
    1947年12月20日,“辽沈战役”的序幕尚未拉开,东北解放区百业待举。孙广庭毅然把 自己一生珍藏、甚至用生命保护过的20万卷古籍图书、大批名贵的金石碑帖拓片、古玩及书 柜等全部无偿地捐献给正在筹建中的东北图书馆(满装了42卡车),有力地支援了东北解放 区的图书事业。
    1948年5月,孙广庭被聘为东北图书馆顾问。1949年8月29日,任东北图书馆研究员。他 曾深研《易经》,有许多独到见解。历代名家研究《易经》,往往把它看成僵化的、教条的 和神秘的,而他却深信《易经》中有许多朴素的哲理,他认为《易》者易也,易者变也,穷 则变,变则通,此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法则,《易经》的实质是研究变化的。他研究《易经 》的方法也与前人不同,无论是汉儒、宋儒都是就文字讲文字、就卦象讲卦象,他却将研读 的方法发展为文字和卦象互相印证、互相说明。《易经》由经、传组成,古人讲《易》,大 都就经说经,就传说传,随意发挥,漫无边际,他却能以传解释经,以经印证传,做到言必 有据,论必有证,理必通达。他著有《易巽》一书。
    1956年2月7日,在北京怀仁堂,毛泽东主席接见了被特邀参加二届二次全国政协会议的 藏书家孙广庭。后被选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民革筹委会委员、哈尔滨市人大代表。1957 年3月,黑龙江省省长欧阳钦亲自写聘书聘孙广庭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孙广庭于1959年3 月4日病逝,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