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斋
王静斋,原名王文清,1879年生,天津人。回族。幼年聪颖好学,8岁从父母习阿拉伯文
,15岁进清真寺接受系统的经堂教育。17岁只身离乡,辗转于京津各地,先后投师马玉麟、
于勉、海思福、刘绪魁、金连荣等著名经师门下。
1912年加入国民党,参与国事活动。1916年任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清真寺教长。奔走各
地,筹集巨款,修缮清真古寺。1920年任河北省安次县安育村清真寺教长,招收海里法(学
生)10余名。每日除授经堂课外,讲授《回耶辨真》和汉学读本等基础知识。1922年离开安
育村,先后在天津、北京及台北等地清真寺继续出任教长。自称“遵经派”,积极倡导遵经
革俗,竭力主张摆脱旧束缚,建设新环境,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1922年出国游学,考入埃及爱资哈大学,是近百年来中阿文化交流史上较早的留学生之
一。留学期间,任中国学生部部长。1923年赴圣地麦加朝觐,翌年携带600多部阿拉伯经籍返
乡。
回国后,在天津创办中阿大学。1927年在天津创办《伊光》月报,任总经理兼编译。9月
创刊第一期。每期四版1万多字,发行一二千份。辟有阿拉伯文典籍和古兰经圣训、教义、教
法、教史译本,以及问题讨论、述评、游记、人物介绍、访问记、新闻报道、教务动态、答
问等专栏。月报上许多重要文章,多出于王静斋手笔。月报免费赠阅,办报经费来自各地穆
斯林志愿捐助。1939年2月,《伊光》月报停刊。
1929年受聘出任滨江清真东寺(今哈尔滨清真寺)教长,历3年之久。在任期间,热衷于
穆斯林教务活动及译著工作,业绩卓著,倍受赞扬。他注重教育事业,积极开办经堂,在培
养伊斯兰教人才方面,堪称黑龙江经堂教育的开拓者。他严于教学,一丝不苟,以广搏的知
识,严谨的治学作风,得到了4万学员的仰慕和尊崇。在他培养的十几名海里法中,有驰名东
北的阿訇、前哈尔滨清真寺教长白羽生;全省著名的老阿訇、哈尔滨清真寺郭诚一,也是他
在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清真寺时的得意弟子。
1937年在河南与时子周,发起成立了中国回教抗日救国协会,后因内部意见不合,脱离
该会,闭门译经。
王静斋兼通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和英文,编译出版的《中阿新字典》、《中亚字典
》、《阿汉字典》、《伟嘎业》(哈及斐学派教法经)第一、二集,和该经注释者关于介绍
教法学知识的《欧姆代绪论》,以及波斯著名诗人萨迪的《真境花园》等,均流传较广。对
《古兰经》的翻译工作尤力,四易译稿,以3种版本行世,即1932年北平印行的《可兰经》、
1934年宁夏出版的石印本、1946年上海出版的《古兰经译解》(丙种)。
1947年王静斋赴南方考察中国伊斯兰教文化教育学术概况。去贵州途中,因劳累疾发,
于1949年5月在贵阳归真,终年70岁。遗体安葬在贵阳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