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刘珮芝

  刘珮芝,又名刘瑶,1890年9月7日生。奉天金州(今辽宁省金县)人。少时在董家沟莺 窝石村读过6年私塾,14岁到金县天兴福杂货店当店员,做零杂活,代写书信,兼管账簿。1 906年,被外派到大连天兴福代理店担任会计、会计主任、营业主任。1921年担任长春天兴福 第一制粉厂经理。1923年担任哈尔滨天兴福第二制粉厂经理。
    哈尔滨第二制粉厂有工人75名,职员26名,资金60亿元(旧币)。刘珮芝任经理期间, 曾先后两次增添资金,购置新型机器,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管理制度,废止分花红办法,改 行固定工资,促进了生产,月出面粉量增至15万斤,成为哈尔滨市制粉业中最大的一家工厂 ,在工商界中颇有影响。
    在日伪统治时期,刘珮芝对日军侵略暴行十分憎恨,他说:“决不给日本人做事。”伪 哈西区政府让他出任沟沿街分区长,他坚拒不就。在敌伪不允的情况下,则让本厂职员魏明 德代其报到,自己始终没有到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国民党大员接收哈尔滨3个多月。他目睹了政府大员们倒卖 黄金,扰乱市场,中饱私囊等种种丑行,对国民党失去信心。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尔滨市。刘珮芝参加了哈尔滨市工商界进步人士组 成的军民联络处,担任供给组长,常与干部战士接触,衷心敬佩共产党人风格,拥护共产党 的政策。
    1946年7月,哈尔滨市总工会主席常景林与刘珮芝谈话中,讲到了要在工厂实行劳资合作 、解决劳资纠纷的政策。他当即表示:同意在制粉厂试点。8月19日,天兴福制粉二厂劳资双 方,正式签订了劳资合作和劳资分红契约。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人彭真、哈尔滨市领导人钟 子云等出席了签字仪式。彭真在讲话中,表扬了刘珮芝的开明态度和进步行动。1947年,松 江省实行土地改革。刘珮芝因在肇东县有耕地4200亩,肇东县农民要把他揪回清算。对此, 哈尔滨市政府根据保护工商业者的政策和其本人表现,经请示东北局李富春,劝说农民,免 于揪斗。刘珮芝感动至深,表示“一定要跟着共产党走!”
    1952年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刘珮芝作为工商界代表人物,能按章办事,守 法经营,在全市物价和偷税漏税大检查中,制粉二厂被评为制粉业中唯一守法户。他还积极 协助政府,帮助和教育工商业者遵守政府法令,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对发展生产起了很好 的作用。
    刘珮芝积极拥护党的政策,赢得了广大工商业者的拥戴以及党和政府的信任。1950年当 选为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委员、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1951年当选为市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 1952年担任市工商联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政府委员 ;1957年任省工商联合会主任委员、省政协副主席;还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 商联常委、民建中央委员。
    1968年病逝于哈尔滨,终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