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财
张锡财,字惠卿,1898年生。山东省掖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曾读过3年私塾。黑龙江
省烹饪元老之一。
张锡财15岁到北京前门外正阳楼饭店学徒。业师鲁周楷原系宫廷御厨,所收9名徒弟中,
对张锡财最为器重,特传给他手抄本线装《故宫万年菜谱》1册。这本书记载着宫廷菜的名称
、由来、用料、调制,并对每个菜都配有一首诗,甚为珍贵。学徒6年,张锡财朝夕捧读,深
钻默记,在不断的刻苦实践中掌握到宫廷菜的真谛。他做的宫廷名菜罗汉大虾、金鱼鸭掌、
凤凰展翅、金蝉宝合等,雍容华贵,惟妙惟肖。他所做的凉拼、热菜,不仅刀工细致,烹调
得当,而且形象美观,色彩和谐,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如五月做的花拼雄鸡,就定名“初
啼春晓”,六月做的花拼仙鹤,就取名为“丹鹤采芝”。张锡财的菜肴可谓色味香形俱佳,
更具烹饪美学观念。
1927年,张锡财来到哈尔滨,先后在中西饭店、新世界、铁路俱乐部、宴宾楼、福泰楼
等一流大饭店献艺。在宴宾楼掌灶时,创中餐西吃法,名噪一时;他做的京鲁菜清、鲜、脆
、嫩,很受欢迎;他精心设计的燕翅全席,在哈尔滨三大饭店——新世界、厚德福、宴宾楼
独占鳌头。高层官僚政客吕荣寰、莫德惠对其烹制的菜肴十分赞赏。
日伪统治时期,饭店难以经营,张锡财回山东故里养病,后重返哈尔滨,于1948年在道
里开办利华浆汁馆,所做“熏黄豆”称绝。1959年,60岁的张锡财调到刚刚落成的北方大厦
中餐灶主厨。在多次接待国内外贵宾时,编制了大型名贵宴席,做出许多风味独特的菜肴,
如宴请西哈努克亲王时做的“鞭蓉鸭腰”、“鸡茸鲍鱼”,精细典雅,古色古香;为周恩来
总理做的“扒八素”、“扒白菜”、“秋白戏红娘”、“草原明珠”等精美素菜,深得赞誉
。张锡财的烹饪,善于应时创新。所创新菜,不计其数,具有代表意义而又流传下来的,是
1964年左右所创的“北方大厦”4个菜,体现出张锡财的烹饪技巧、创造思想和厨艺风格。4
个菜中一为“北海珍珠”,以麻酱烧参为主体,四周围摆12个大白丸子。海参象征北海,丸
子表示珍珠,此菜黑白明显,鲜美淡雅,其味精美无比。“麻酱烧参”是张锡财把名贯东北
的“新世界”葱烧海参又提高一步改革而成的。二为“方丈拾钱”。用五花肉方带皮火烤,
热水泡后刮净,抹蜂蜜炸成红色,以酒、酱油、香葱、姜、糖作为汤水,原汁不动,放密闭
砂锅中,文火焖制,酷似东坡肉,油润素红,酥烂如豆腐而不碎,味道香糯而不腻口。在四
大方块肉皮上各刻古钱图形,放置四角,中间放一大块长方形肉上刻寿字。三为“大鹏展翅
”。以龙滨扒鸡为主体,扒鸡表皮光亮,色泽红润,鸡形完整,卧在盘中。食时手提鸡骨一
抖,鸡的骨肉分离,香气扑鼻。四为“厦门聚会”(亦称“厦厅聚会”)。是果冻菜类,用
咖啡、奶皮制作,置于雕刻有北方大厦大楼图形的半载西瓜盅上,形色美观,清凉可口。这
4个菜成为北方大厦的传统名贵佳肴。1989年北方大厦开创30周年纪念时,由其嫡传弟子重新
做出这4个主名菜,品尝者无不交口称绝。
张锡财性格耿直,作风朴实,对徒弟的培养选择极其严格,传授技艺方法独特。强调以
启发诱导为主,反对简单模仿,照葫芦画瓢。他从来都是个别传授,且不许记笔记,要求动
脑领悟精神。他认为,记笔记会影响创造思路,因此看谁记笔记会毫不客气地当场撕碎。为
教授宫廷名菜“三坛鲤鱼”时,只先说“燕子穿梭巧戏水,鲜鱼美味技绝佳”这样两句诗,
再介绍一下这味菜是谁创制的,是谁吃的又妙在何处等。至于如何烹制,由自己琢磨。待做
出成品后再一一加以指点。“残灯豆腐”这道名菜传授后,每个徒弟的做法大相径庭,但他
不责怪,不强制大家把同一个菜做成一模一样,倡导神领心悟,富有情趣,大胆创造。他的
嫡传徒弟在他的指点下,个个成为黑龙江省第一流名厨。大徒弟于春涛是黑龙江省最高的特
一级烹调师,1981年率黑龙江省地方风味表演团赴香港,推出“飞龙宴”,轰动了香港,“
奇、鲜、清、补”的菜点风味,使香港人大享口福。嫡传弟子董延令、孙永增、李宝珠和再
传弟子宋国胜,都是黑龙江省接待部门的特一级烹调师。他们分别担任华侨饭店、花园邨宾
馆、北方大厦、天鹅饭店等大型宾馆的厨师长或餐务部经理。由他们创制出的“掌上明珠宴
”、“北国风味宴”、“山珍野味宴”、“龙珍宴”、“渤海鹑宴”等许多高雅名贵的地方
风味宴席,充分体现了张锡财的烹饪思想和技巧,受到宾客的高度赞扬,从而把黑龙江烹饪
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张锡财1970年1月退休。退体之后仍然心怀烹饪事业,遇有重大宴席、表演考试等活动,
积极协助指导,竭尽全力,一生事厨。1982年逝世,终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