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钦
欧阳钦,1900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邓家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岁丧母,由外祖父扶
养,稍长入私立小学读书,1916年考入长沙湖南省立长郡中学。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中国的
出路,但又苦于找不到救国之途。
1918年即将中学毕业的欧阳钦,经同乡戚成湘介绍,进入北京华法教育会,在那里结识
了毛泽东、萧三等人。1919年3月,与李富春、李维汉等同赴法国勤工俭学。一面在校攻读法
语和大学课程,一面做工。先后做过中华印字局排字工、乡间杂工、巴黎雪铁龙汽车厂钳工
,参加了勤工俭学青年的进步组织,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使他认识到要改造中国
社会“除了马克思主义,什么也不行”。1924年2月,由林蔚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国内爆发“五卅”运动,中共旅法支部组织在法进步华人向中国驻法大使馆请
愿示威。欧阳钦参加并组织了这次活动,结果和许多同学一起被法国当局限期驱逐出境。他
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学习军事,在莫斯科与朱德等参加了共产国际举办的军事训练班。
1926年7月从苏联回国,被派往叶挺独立团见习,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等
北伐战役。后任中共湖北省军事委员会秘书、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组织科长等职。19
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欧阳钦在武汉地区转入地下,负责寻找失掉联系和转移
暴露身份的党员以及处理被害党员的后事,完成了军委交付的收容工作。
1927年11月,随周恩来到上海中央军委从事秘密工作。欧阳钦的家成了中央军委的办事
机关,党的工作人员看文件、谈工作、找周恩来办事,都要到他家联系或由他安排会面地点
。他冒着随时被捕的危险,四处奔走,保证了军委与各地、各军的正常联系。1928年参加党
的“六大”筹备工作,承担秘密护送代表的任务。由于他周密布置和细致的工作,全体代表
都由上海经哈尔滨安全到达莫斯科。
1931年,调往中央苏区中央局任秘书长。不久,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往苏区,毛泽东受到
“王明路线”的排挤,欧阳钦也从中央调到瑞金工农红军学校任政治部主任。后调任红一方
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长、红三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红军第六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供给部
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长征途中,在云南白小镇被敌机炸伤,仍以顽强的
毅力指挥作战和坚持工作。
1935年12月,任中共陕甘省委组织部长,继任陕甘工委主席负责东北军、西北军的统战
工作。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随周恩来到西安,参与组建中共陕西省委,任宣传部
长、省委书记。以后调西北局任中共调查研究第四局副局长、副秘书长、秘书长。欧阳钦到
西北之前,陕西的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经过一段工作,各地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壮大了
党的力量,为扩大和巩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斗争,作了不懈的努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秘书长,参加领导了当地的剿匪斗争和土
地改革运动。1948年,调任旅大市委书记、市长。在他主持工作期间,旅大的经济建设和文
化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提高,向前线输送了大批干部和物资,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
争。
1954年8月,原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成立黑龙江省,欧阳钦调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
书记,后兼任东北协作区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记。在中共八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
中央委员。
欧阳钦到黑龙江省着手的第一件大事,是使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团结起来。他主持起草
的合省后第一篇《黑龙江日报》社论,就是“团结起来,奋勇前进”。作为省委“一班人”
的核心,他以身作则,尊重大家的意见,放手让每个成员大胆工作,工作上有了问题,主动
承担责任。既维护党内团结,又坚持党的原则,不论谁有缺点错误,都直言不讳,有时还批
评得很尖锐,很严厉。但对能改正错误的人,从不歧视,不“抓辫子”。有人形容他的批评
是:“其势汹汹,其心融融”。他坚决反对高岗分裂党的错误行为,但又不赞成扩大化,保
护了一批领导干部。
合省之初,他和省委的其他领导人认真分析研究黑龙江的形势和特点,立下了“建设繁
荣、幸福、美丽的黑龙江”的宏大志愿,不仅要把黑龙江变成国家的重要工农业基地,而且
要把辽阔的边疆变成“塞北江南”。他代表省委向全省人民提出争取尽快实现年产1000万吨
粮食、1000万吨煤炭、1000万立方米木材的近期奋斗目标。到1958年,仅用4年的时间,粮食
接近1000万吨,煤炭和木材都大大超过了1000万,为发展全省各项建设事业,提高人民物质
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在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上,他和省委成员认为:黑龙江的工业
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与副业中,农业、轻工业、副业是“三条短腿”。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他代表省委提出“保证重点、补长短腿”的发展经济方针,使黑龙江省国民经济
比例失调的状况有所改善。
1958年,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北大荒”,把黑龙江建成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王震
将军奉命率领十万转业官兵开进一望无际的北国荒原。欧阳钦对农垦工作热情支持,提出要
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要求各地区、各县以及各有关部门全力支援。当千军万马向荒原
进军的时候,黑龙江各地向垦区送去了大量的粮食、木材、农机具、农药、生活用品等急需
的物资,也输送了大批的大专毕业生和干部。1961年,当垦区遭受自然灾害时,欧阳钦亲自
到垦区看望那里的干部、战士,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欧阳钦对开发、建设边疆作出了重大贡
献。
1959年,国家决定在黑龙江开发石油,欧阳钦热烈拥护。经过省委讨论决定:“全力以
赴,全力支援”。省委带动全省人民,节衣缩食,把油田急需的粮食、蔬菜、副食、帐篷、
汽车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会战前线,动员大批医务人员、建筑、筑路、机修、电工各工种
的工人到油田支援会战。在建国十周年时,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欧阳钦亲往祝贺。在讲话时
,他风趣地说:“老百姓家生了个孩子都高兴得不得了,叫大庆。我们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
,开辟了这么个大油田,更是大喜事,就叫它‘大庆’吧!”他的建议被采纳了,从此“大
庆油田”的名字,传遍全国,传遍全世界。
1960年,黑龙江省同全国一样,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进入困难时期。欧阳钦忧心如
焚,也为中央和全国焦虑。他到北京开会,看到周恩来总理为多收缴一些粮食而不肯休息的
情景,心里异常不安。他向干部们说:“今年全国农业的自然灾害很大,我们自己的农业也
受了灾。但是黑龙江省是全国的一个重要产粮区,我们应积极调拨粮食支援受灾更大的地区
。”他在县委书记会议上提出:“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厉行节约,分担困难。”同时具体
安排了本省人民的生活。会议同意了他的意见,保证了粮食上缴任务的完成。全省人民省吃
俭用,精打细算,把节省下来的粮食奉献给了全国人民。在他的“顾全大局”、“全国一盘
棋”思想的影响教育下,全省干部、群众宁肯自己困难一些,也总是把粮食、机械、木材、
煤炭等物资及时运往祖国各地。
欧阳钦在主持黑龙江工作期间,集中精力管党,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思想作
风问题。他认为:“思想战线从来就是党的一个极端重要的战线,没有思想战线上的胜利,
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他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水平和战斗力”,看作是“提高党的整
个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他要求“把思想工作切实提高到党组织首要职责的地位,批判和
克服一切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这些论点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和好评。他关心工农群
众学理论、学哲学。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黑龙江干部和工农群众学理论的活动得到了蓬勃
的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欧阳钦正在北京住院养病。造反派轮番逼他承认是“走
资派”,他愤愤地回答:“黑龙江省委是好的,我如果说黑龙江资本主义复辟了,就对不起
广大干部和人民!”整整十年,欧阳钦在病痛和折磨中,一直同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追随者
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他唯一的儿子欧阳湘被迫害致死。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后,他重新
得到了党和人民给予的信任和荣誉。在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和五届政协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
常委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准备病愈后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未能遂愿。1978年
5月15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