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邵 均

  邵均,又名邵维坤,江苏省宜兴县人,1903年生。
    幼年在家乡读私塾。16岁到南京省立第一农校攻读森林学科。19岁留学日本,先后在东 京、北海道等地求学,专攻林业。1926年4月,于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林科毕业,留该校农 学部林科研究室工作1年。1927年回国,先在北京国立农大森林系任讲师,以后又到南京、杭 州、无锡、保定等农林院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邵均在四川大学和内迁的浙江大学任教授。在成都任教期间,结识中 共地下党员李相符,在李的启发下,懂得一些革命道理。他将李请到自己家里,以自己的合 法身份掩护李进行革命活动。抗战胜利以后,他随浙大回杭州,任浙大森林系副主任。杭州 解放前夕,他参加浙大的护校运动,反对当局把学校迁往台湾,为护校做出了贡献。1951年 4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2年,浙江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决定将部分科系迁往哈尔滨。由于教师多是南方人, 对到北方的寒冷地区生活、工作顾虑重重。邵钧看到这种情形心情焦急,他作为林学界的知 名教授,完全可以留在杭州或去南京,但他想到国家建设的需要,毅然报名到东北工作。在 他的带动下,一些犹豫观望的教师,也积极报了名,使分校的任务圆满完成。同年10月,随 学校来哈尔滨,任东北林学院林学系主任。邵均擅长森林经营学,著有《树干解剖学》、《 种树苗》、《养树苗》、《森林手册》和《建筑用材手册》等书,在林学界有较高的声望。
    1957年,邵均随同李范五、李延禄出国考察林业,访问了苏联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 一些东欧国家。1958年调任黑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受到迫害,在 强迫劳动期间,仍潜心研究如何使国家越来越少的森林资源得到保护。1970年被迫退休,他 几次要求恢复工作,一直未能如愿。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省里组织各界人士赴北京瞻仰毛泽东主席遗容。他当时正有 病住院,却积极要求前往。部门领导考虑他体弱多病,决定让他带一名亲属照顾起居,他坚 持不同意,还是自己随参观团去了。归后,因患感冒病情加重,于1977年12月逝世,终年74 岁。
    邵钧生前曾被选为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民盟副主委、中国林学会黑龙江省分 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