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元
赵正元,字寅魁。1905年生,直隶(今河北)武安人。幼读私塾,兼修祖传中医。后随
武安县名中医王岱宗习医9年。1931年投奔父亲来到哈尔滨,在顾乡薛家屯开设中医诊所。
1952年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组织顾乡区中医联合诊所,任所长。经常走屯串户,为群众
医病,有时还为无钱就医的孤寡老人免费诊治,多次受到区政府表扬和市卫生局奖励,并被
选为哈尔滨市顾乡区人民代表、医联支会学习委员。
1955年赵正元受聘参加黑龙江省医院工作,筹建中医科,开设中医病房和门诊,任中医
科主任。1962年,调任黑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血液专科
重点病房,运用补肾助阳兼补气血之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到显著疗效。在理论
上和临床疗效上都有新的突破,在全国中医界产生一定影响。
赵正元行医40余载,始终
反对“医不叩门”的旧习,积极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为主方针,主张“医生做病
人的亲人”。他以身作则参加医疗队,到农村、林区、矿山为群众防病治病,开办各种形式
的辅导班,亲自为学员上课。在给学员讲针灸课时,动员学员先在他身上试扎第一针。1959
年还组织医务人员到山区、农村采集中草药。对病人和蔼可亲,有求必应。遇到重危病患,
亲自守候在病人身旁,细察脉色,详询病情,有时还给病人煎药、喂药。
赵正元治学严谨,勤学不倦。对中医经典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
要略》等,揣摩精深,脱口成诵,并广泛涉猎历代医家的著名论述,撷取精英。订阅中西医
杂志20余种,剪辑各种资料,装订成册,不时翻阅。先后写出20余篇有价值的论文,在全国
省市医学杂志刊登。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期临床治疗观察》、《中医对风湿关节
炎辨证治疗》,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期临床治疗观察》一文,被
推荐到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论肝居于左》、《论何谓命门》等论文,在基础理论方
面均有新的创见。
赵正元主张中医要吸取现代医学知识,丰富自己,认为中医不能停留在“三个指头一个
枕头”上。早在开设私人诊所时,就购置显微镜,以作血、尿常规化验检查。到医院工作以
后,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给中医院添置现代医疗仪器设备,提出中医要现代化。
赵正元晚年身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等多种疾病,仍然坚持出门诊,查病房。因
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经常中午、晚间不能按时吃饭,甚至刚回到家,就有患者在家候诊。
他总是热情诊疗,从未拒绝一人。
1958年赵正元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黑龙江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哈尔滨中医学会主
任委员,哈尔滨中医杂志编辑委员,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白衣战士。1959年荣获
中央卫生部一等奖状和金质奖章。1960年出席全省、全国文教群英代表大会,荣获全国文教
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
赵正元“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心情忧郁,宿疾转重,1970年夏不幸逝世。终年66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