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王宗清

  王宗清,女,浙江湖州人。1906年4月28日生。幼年在吴兴女学附小、湖郡女学读书,后 在上海培文女中完成高中学业。1928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同年进南京中央大学植 物系攻读研究生。
    1929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留学。1932年开始对黑穗病菌进行细胞学及病理学研究。 1934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她的《黑穗病的细胞和寄主的病理研究》一文为博士 论文,在国外生物专业的经典著作中常被引用。
    1934年回国后,任青岛山东大学植物系教授。1935年,受聘于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任 英文秘书兼细胞学研究员。1936年任上海泸江大学教授。1934年回国到1940年期间,以文冠 果、栾树、梧桐、广东万年青、七叶树、荇菜、楸树、槐树为材料,对细胞核及其分裂进行 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表论文9篇,为我国细胞学尤其是植物细胞学的诞生与发展,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
    1945年,王宗清任南京临时大学生物系教授,1946年任江苏医学院生物系教授,1948年 任北平东北大学生物系教授,1949—1953年,分别任济南齐鲁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并从1956年起兼任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同年,在中国植物学会召 开的上海分会会议上,提出“葱的非有丝分裂研究报告”,引起学术界争论。1958年,应聘 来黑龙江大学生物系任教授。1960年《中国植物学报》发表了她的《葱的无丝分裂和核穿壁 运动的研究》论文。论文提出的观点,尤其对于核穿壁现象的解释,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争 议,也曾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英、法、德、美、波兰等国学者先后来函索取论文。
    1963年,王宗清兼任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同年,黑龙江大学生物系合并 于哈尔滨师范学院生物系后,任哈尔滨师范学院生物系细胞学教授。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宗清惨遭迫害,并被剥夺了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权利。1978年 6月,王宗清被解除看管,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重新建立起植物细胞研究室并任研究室主任 。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同其他教授一起,获得了遗传学和植物学学科的硕士学 位授予权。在此期间,她同助手们先后发表了6篇论文。
    王宗清曾任中国植物学会会员、中国细胞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黑龙 江省农学会副理事长,是闻名国内外的细胞学专家。
    1984年7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