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亭
孙亮亭,原名孙明长。1906年生。山东省黄县文基乡岭上孙家村人。家庭生活贫苦。8岁
时随父练功习武。后遇黄县全盛镖局宁镖师,学得长拳、螳螂拳、八极拳、太极拳、大小八
极散打和各种器械,尤擅“八极拳”法。此后,又拜著名拳师黄焕章为师,继续深造,武术
功底益深。
30年代初某年的清明节时,当地土豪兄弟8人,号称“七狼八虎”,乘孙亮亭在农田里干
活之机,手持棍棒和铁器,来寻衅闹事,意欲抢占孙家土地。孙亮亭与之评理,他们不听,
一齐拥上,围打孙亮亭。孙亮亭赤手空拳,靠学到的武术与这一群人展开格斗。当场击倒6人
,自己未伤一处。“七狼八虎”扬言,要对孙亮亭下毒手。孙亮亭被迫离开家乡,于1933年
6月来到哈尔滨。
到哈尔滨后,初在道外十九道街源太香店学徒。工资微薄,难以为生。又经熟人介绍,
去哈尔滨火车站货物处打短工。当时,车站员工中,有个俄国人叫马果洛夫,身高体壮,有
一身蛮力气,是火车站里的一霸。平时经常欺负在车站干活的中国人,被他打过的搬运工,
轻则鼻青脸肿,重则骨折致残。孙亮亭见此情景深感不平,决定找机会教训这个狂妄的俄国
人。有一次,马果洛夫又来欺辱中国工人,孙亮亭挺身而出进行制止。马果洛夫见他身材不
高,貌不惊人,就伸双手向孙亮亭抓来。孙亮亭早有防备。在他手还未抓到时,随即使了一
个闭门脚,马果洛夫仰面朝天倒下去。他爬起来向孙亮亭再次扑来时,又被打倒。马果洛夫
两次被打倒后,方知孙亮亭的厉害。于是,找来一个会拳击,外号叫大胡子的俄国人,企图
致孙亮亭于死地。可是,经过几次交手,都败在孙亮亭手下。从此,马果洛夫再不敢在火车
站横行霸道。
40年代初期,孙亮亭还与日本柔道士作过一次较量。孙亮亭在火车站看见给日本人当翻
译的姚某殴打一个市民,就上前评理。此人知道孙亮亭的拳脚厉害,转身就走。他找来了日
本柔道士藤勇、中村,准备制服孙亮亭。孙亮亭没有退缩,与日本柔道士展开了拳脚之战,
只几个回合就将两个日本柔道士击败。孙亮亭打了日本人,轰动了哈尔滨城,给中国人争了
气。日本柔道士被打,激怒了日伪当局,他们到火车站等地捉拿孙亮亭。孙亮亭在朋友帮助
下,逃离哈尔滨,回山东避难。
一年后回哈尔滨,由孙明长更名孙亮亭。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孙亮亭离开了火车站,专门教习武术。1953年8月
,加入哈尔滨国术馆联合会,在南岗人和街健民武术馆任武术教练。1954年,该馆改为哈尔
滨市第一武术馆,仍留馆任教。孙亮亭在任教期间,满腔热情,毫无保留地向弟子们传授他
的绝技八极拳法。八极拳法是北方传统拳法,孙亮亭又有所创新,使之刚中含柔,挺间有走
,爽中夹粘,难以对付。对于捉拿、捕俘、背摔更有实用价值。80年代,年愈古稀的孙亮亭
,承担着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学任务,还坚持业余武术教学。每天清晨,都与弟子们在哈尔滨
中山路和工人文化宫一带的小树林里,操练八极拳法和散打。业余教学分文不取,冬天下雪
时,总是先来打扫场地,等候大家来练功习武。无论是在学院的课堂上,还是在业余教练场
上,教习严肃认真,耐心细致,为培养中国新一代武术人才作出了贡献。
八极拳法现已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拳法,不仅在国内流传,而且远播美国、日本和东南
亚。1982年3月15日,《体育报》以“松花江畔武术家”为题,报道孙亮亭坚持业余教练八极
散打事迹后,国内外武术行家及数以千计的武术爱好者,纷纷慕名前来求教。如日本空手道
国际松涛馆会员、日本内家拳研究会主任杨进,来哈尔滨向孙亮亭请教,并要求交流击法。
在他领略此法的独特之后,深表敬服。回国后,来信说:“我真正认识了中国武术的八极拳
法和孙老师是很光荣的事情。”
1985年7月,已退休返回故乡的孙亮亭,怀着弘扬祖国武术遗产的愿望,专程来哈尔滨,
代表哈尔滨参加在牡丹江市举行的全省武术观摩、散手对抗交流会。会议期间,孙亮亭表演
他的拿手戏七节鞭和八极拳,他的表演博得在场观众阵阵喝彩。表演结束后,刚步入休息室
,心肌梗塞症突发。经当地医院竭尽全力抢救无效,故于牡丹江市,终年79岁。
1986年,全国武术遗产挖掘整理成果会在北京召开,孙亮亭编著的《八极拳法》书稿由
哈尔滨体育学院推荐,在北京故宫展出。这本书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孙亮亭为中
国武术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