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乌定克·连贵

  乌定克·连贵,赫哲族民间歌手。1908年10月8日生。吉林省临江州(今黑龙江省同江市 )莫勒洪阔渔村人。
    乌定克·连贵小时候常听同村莫特额老人讲故事,唱伊玛堪(民间说唱)。13岁帮着父 亲渔猎,在网滩和狩猎的时候,常常给大家即兴唱伊玛堪、嫁令阔(民歌),讲特伦固(民 间传说)和说胡力(民间故事),受到称赞和喜爱。22岁那年,同本村一位姓付的姑娘结婚 ,婚后生有一男二女。
    1943年春,日本侵略者集村并屯。乌定克·连贵一家15口人,被撵到一个四周全是飘筏 甸子的三部落。在那里他继续苦心学艺,学会了几部长篇伊玛堪和一些故事。
    由于饥饿和疾病,他的母亲、大嫂、二嫂、妻子相继去世。在那苦难的年代里,他用歌 声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用故事激发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渴望与追 求。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乌定克·连贵被选为村生产委员、劳动模范。经朋 友介绍,他和付金莲成了家,生二子一女。他的歌声也插上了翅膀,到处飞扬。他唱的有些 民歌,经文艺工作者记录整理,发表在《民间文学》、《诗刊》等刊物上。由他用箫吹奏记 录整理的《乌苏里船歌》曲子,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赫哲族的杰出歌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打成“黑歌手”关押起来,第二年才放回家。1969年 全家内迁,他的歌声也消失了。
    1973年平反后,他重回江边故居。时已60多岁,依然和小伙子一样下江捕鱼。久闭的歌 喉又放声歌唱,动人的故事一个个讲了出来。他讲述的民间故事和说唱伊玛堪,有20多篇编 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故事大众丛书《赫哲族民间故事选》中。由他口头叙 述,黄任远记录整理的作品有:伊玛堪《木竹林莫日根》、《木都里莫日根》、《希尔达鲁 莫日根》、《益特格格富真》等片断;故事《鳌花姑娘》、《口弦琴》、《哈蟆、耗子和四 不象》、《黑瞎子、狐狸和猎人》等百余篇。其中《黑瞎子、狐狸和猎人》、民歌《金色的 太阳》、《白云胡萨》、《赫哲情歌》等百余首,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年民 间文学专辑》。他的演唱风格和特点是感情细腻,善于说唱,把“我”放在说唱之中,用“ 我”的“话”拢住听众。唱词中大量运用经过提炼的民族语言,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十分 感人。
    1979年9月,他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歌手会议,即兴创作演唱了5首民歌。同年10月,加 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为会员。当选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1980年7月加入了中国 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1980年11月23日,因患肾功能衰竭症,不幸逝世。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