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兴金
孟兴全,亦名玛哈依尔·依波欠,鄂伦春族。1911年生。阿尔皮河畔人,后定居逊河镇
(今黑龙江省逊克县)。4岁丧母,父续妻后两年也病故。因屡遭后母欺凌,被迫出走,过着
不得温饱的流浪生活。
孟兴全后来广泛接触民间文化活动,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渐成为能歌善舞、会弹爱说的
民间歌手。对《英雄格帕欠》这部长篇宏著,会说唱3种口头叙事本,在同龄伙伴中颇有名气
。16岁参加抗联当联络员,穿行于鄂伦春各部落和汉族村屯、金矿、煤矿之间,搜集许多奇
闻轶事,丰富了说唱内容。后来,到乌都连被一家猎民招为女婿,并被迫参加山林队,在枪
战中不幸双目失明。在漫长黑暗的日子里,他更加痴迷于民间口头文学。岳父岳母都是说唱
能手,妻子戴艳佐是出色的歌手,对他影响至深。他学会了不少新的说唱故事和叙事歌,如
《卡拉尔和库德尔》、《大青山和小青山》、《薇丽彦和英沙布》等。他还能加工提炼进行
创作,如他自编自唱的《孤儿歌》凄凉悲伤,催人泪下。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口头传承的艺术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创造,成为
鄂伦春族民间较著名的盲人歌手。他是鄂伦春族史诗“摩苏昆”《英雄格帕欠》的说唱人之
一,也是长篇《坚珠思》(叙事诗)、《薇丽彦和英沙布》以及很多神话、传说、故事、说
唱、叙事诗、童话、寓言、笑话、谚语等鄂伦春民间口头文学作品的继承、创作和传播者。
猎民们誉他为“说唱能手”、“故事篓子”、“笑话大王”,受到猎民们的尊敬和喜爱。
“文化大革命”后,继续从事民间说唱文学活动,经常接待各级采风团组和社会调查组
,提供大量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民俗、语言等方面的口碑资料。他向新鄂乡文化站
的业余民间文学工作者,讲述《艾加尔贝和额如加贝》、《羊和老虎》、《夫妻坟》、《特
昂格列的故事》、《罕贝舞的由来》、《乌勒尔名的由来》、《规劝》、《艾赫英日根》、
《宝马》、《卡拉尔和库勒尔》等20多个故事。演唱《苦歌》、《孤儿歌》、《打猎猎歌》
、《摇篮曲》、赛马的小伙阿奎亭》、《歌煤》、《乌涤尔河的姑娘》、《丧葬歌》、《歌
唱新生活》等民歌20余首。由他说唱的《薇丽彦和英沙布》、《英雄格帕欠》,发表在《黑
龙江民间文学》第17、28集,民歌《赛马的小伙阿奎亭》发表在《民间文学》杂志1986年第
4期。
他还关心培养一批新歌手,如歌手莫宝凤、莫桂英、莫代琴(儿媳)、莫平琴、孟德林
、孟淑珍等。
孟兴全一生为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为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1982年,在新鄂村病逝,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