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赵志萱

  赵志萱,女,满族。祖籍辽宁兴城。先代是清室贵戚,正黄旗人。从父辈起迁至黑龙江 齐齐哈尔。1915年10月25日出生在齐齐哈尔。
    赵志萱的父亲,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曾任直隶省府秘书长,是当时天津八大富豪之一。 母亲出身于汉族佃农家庭,是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官高权重的父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对母亲备加欺凌虐待。在她的回忆文章《道路》第一篇《我的家》中,这样写道:“我厌恶 我的家,封建腐朽的家,男性集权的家,给人以凌辱和不幸的家。‘家庭’,从我童年时代 就在我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它成为我长大背叛家庭的萌芽。”
    赵志萱自幼聪明好学,入小学前曾读过私塾,故被直接录取在三年级。不久又跳升到五 年级。小学毕业后,先后在北京两所女子中学、天津南开中学、辅仁女子中学和东北大学补 习班读书。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大片国土沦丧。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进入中学不久 的赵志萱,和同学、同乡们一起,参加了请愿和抗日游行活动。读高中时,因参加校刊编辑 等进步活动,被校方勒令退学。在困境中,她顶住各方面的责难和讥讽,走自己追求的路, 继续参加请愿抗日的绝食和露宿斗争。
    1935年“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关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正 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赵志萱,立即勇敢地投入到“一二·九”和“一二·一六”游行示威,同 “国府”军警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1936年初,赵志萱参加平津学生扩大宣传团,徒步沿平汉路南下,一路深人工农群众, 宣传抗日,唤起民众,向政府请愿抗日。不久,被吸收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第一批队员。 1936年4月,在燕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不 久,被选进燕京大学学生会,任平民教育部长。其间与地下党员王龙宝、靳明创办了第一座 平民学校,并担任该校校长和党小组组长。在燕京大学,她做了大量学生运动、平民教育和 妇女运动方面的工作。曾与庞文华一起做刘清扬、刘王立明等妇女界名流的统战工作,使她 们领导的妇女会和青年会,在宣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志萱离开北平,流亡武汉等地。1938年3月到达延安,在陕 北公学院学习,毕业留校,任陕北公学院分校女生区队副队长。1939年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 ,获“模范妇女”称号,受到学院表彰。1940年在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任教育科长。1942年 到中共西北局宣传部工作。
    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赵志萱主动申请回东北,参加和领导了黑龙江地区密山 县、半截河、永安乡的土地改革斗争。1947年4月,调任勃利县委组织部长。1948年5月,任 中共合江省委员会妇委副书记,组织领导了合江省的妇女运动。1949年5月,调任合江省民主 妇女联合会妇女部长,组织筹备召开了合江省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会后任妇女联合会主任 。7月,调任中共辽宁省沈阳市委委员、沈阳市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全身心地投入经济建设。 赵志萱先后担任过几家著名工厂的领导工作。1949年9月,任沈阳毛织厂厂长,领导全厂工人 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创造了先进的“东北织呢法”。1951年被东北纺织工业部授予“模范厂 长”称号。1952年8月,调任大连机床厂厂长,主持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齿轮车床,使产品遍 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55年5月,赵志萱从大连调到哈尔滨锅炉厂,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锅炉厂是国家第一 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国家要求三年完成建厂任务,全面开工生 产。赵志萱到厂时,大规模土建工程已全面铺开,设备工程也已开始,全面开工的生产准备 工作亟待进行。赵志萱到任后,根据组织设计和工厂特点,把作业计划的原则推广到生产技 术准备工作,使之做到计划化和制度化。她作风严谨,工作踏实,善于科学有序地组织各环 节生产,特别重视基层工作和基础工作。她认为全面开工生产的基础在车间,在组织煤气站 、工具车间和阀门车间的生产中,凡不达标的都不许开工。在严格要求下,建立起良好的车 间生产制度和管理秩序,保证了三年建厂全面开工生产的目标。她非常重视工段和班小组的 建设,亲自培育出配件车间以优质高产而闻名全市的“穆桂英工段”。
    1958年2月,赵志萱离开锅炉厂,到清华大学干部特别班机械制造专业学习深造。1959年 11月以优异成绩结业归来,任哈尔滨汽轮机厂副厂长。从1959年11月至1966年5月,由副厂长 到厂长,参与领导了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研制工作,并筹建了哈尔滨发 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成为该所奠基人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赵志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从1966年6月至1974年,在长达8年之 久的时间里,一直被隔离审查,停止工作。1974年降任汽轮机副厂长之后,也一直没有安排 具体工作。1975年被借调到黑龙江省机械局,负责领导试制60万千瓦发电成套设备工作,同 时帮助筹建电站成套公司。
    1978年3月,赵志萱调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科学院能源委员会副主 任,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顾问。在短短的3年,为电工所确定了主攻方向,相继攻克了许多高 、精、尖实验项目。
    1982年9月27日,赵志萱因胃癌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终年67岁。
    根据赵志萱生前遗嘱,将遗体献给国家作医学研究,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骨灰撒在祖国海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