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仕璧
蓝仕璧,字文林,四川秀山人。1915年5月13日生。家境贫寒,父亲早逝,靠母亲纺纱织
布,借高利贷维持生计。自幼钟爱文学、书法、绘画,勤学苦练,进步很快。后经县政府批
准,公费深造,只身一人陆路步行数日至重庆,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又以优异成
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设于陪都重庆的最高学府中央大学,名师云集,为他提供了优
越的学习条件,并得徐悲鸿、陈之佛、傅抱石的亲传和赏识。1941年毕业后,历任西南美术
专科学校讲师、副教授兼教务长,重庆蜀中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兼秘书。1946年4月在重庆举
办“蓝文林画展”,展出的《蜀中山水写生集》、《重庆山水画集》等,受到徐悲鸿、陈之
佛、傅抱石的称赞。徐悲鸿称其作品“清逸醇雅,无古人习气”。陈之佛对他的花鸟画评谓
“既法古人,又师自然,熔铸临摹写生于一炉,深得‘净’‘静’之趣”。
解放初期,蓝仕璧入西南革命大学高级政治研究班学习。1952年东北招聘团赴西南重庆
招聘大学教授,为了支援东北的文化教育事业,来到哈尔滨。先在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工作
,后在松江省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任研究员。由他主持并在博物馆展出的“从猿到人”
大型油画,深受好评。烈士馆保藏的被日本侵略者杀戮的烈士头颅也都经他亲手写真作画后
才安葬。其后,曾在省美术工作室和省画报社工作。1958年蓝仕璧被错划为右派,送北安农
场劳动改造。摘掉右派帽子后,先后在北安、德都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并任县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批斗关押,以后平反,被迫退休返回四川。
1979年蓝仕璧落实政策并恢复了工作。为在后半生发挥一技之长,完成未竟事业,他从
四川返回黑龙江,任省美术家协会专业画家。蓝仕璧一生境遇坎坷,生活极不安定,绘画创
作的条件又不好,但仍克服一切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写生和绘画创作,即使在病重住
院期间,仍不忘阅读专业书藉,写字画画,对前去求教的热爱书画的青年学子,予以热心教
导和指点。他的代表作品有《东温泉》、《海阔天空》、《三将军入川图》、《骑兵渡河》
、《雄视一方》、《威振八表》、《牡丹江的发源地》、《长白山组画》、《高风亮节》、
《东北虎》、《松花江之源》等,其中有些作品参加过省市及全国美展,有些作品或发表于
报刊杂志,或出国展销。《长白山组画》中的“长白积雪”、“白山黑水运材忙”由中国美
术馆收藏。
蓝仕璧1984年病逝于哈尔滨。终年69岁。1985年,黑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家协会黑
龙江分会、黑龙江省美术馆在哈尔滨市联合举办了“蓝仕璧遗作展”。1996年,蓝仕璧画集
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