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陈 非

  陈非,1917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县人。1930年去北平,就读于四存、育德中学。1937年 考入燕京大学生物系,1941年毕业。随后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奔向晋冀鲁豫边区根 据地,投入抗日战争,曾任边区政府研究员、技术员、副科长等职。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来到东北,主要从事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先后任省人民政府农业厅技术推广科科长,技术推广处处长、副厅长(分管农业技术),农 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农牧局副局长等职,对改革农艺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被誉为 优秀的农业科学技术专家。
    1950年,任省农业厅技术推广处科长。针对原黑龙江省科研机构既少又不健全,基层试 验示范无网点,致使推广新技术延滞的情况,积极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建立起齐 齐哈尔市、白城(今归吉林省)、安达、龙江、绥化等地农业试验场;选定科研项目,充实 科技力量,与有关部门协商,下拨所需物资和资金;同时还因地制宜地建立了讷河、克山、 德都、拜泉、海伦、绥化、龙江、泰来、白城等9个农业技术推广区,从而为全省农业科研工 作的开展打开了局面。
    根据农业部指示,于1952年开始试办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基层(区)站。1953年,在 镇赉县东平专门举办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训练班,学习使用新型马拉农具、良种繁育、土 壤改良、肥料应用、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及田间调查等技术,为全省各县推广站培养了大 批专业技术人才。到1957年,全省已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726个,其中市、县总站60处,基层 (区)站660处。与此同时,还建立了省、县、区农业技术指导站201处,使全省科学试验示 范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初步形成网络。
    1952年,为了把肇源县委总结的“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合理密植、分期追肥”的经验 及时推广下去,陈非带领工作组深入到肇源县孟克里村蹲点学习,然后通过简报、小册子、 宣传画、幻灯以及举办展览等形式,进行宣传;组织宣传队分赴重点县9个推广区进行巡回展 出,使肇源经验迅速普及,推动全省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1955年起,陈非强调,技术推广部门要认真总结本地和吸收外地增产经验,积极推广五 项改革:(一)改粗放耕作为精耕细作;(二)改善作物结构,压缩低产作物,扩大玉米和 水稻等高产作物面积;(三)改单种为混种;(四)改大垅为小垅;(五)改玉米扣、种为埯种。实施这些措施后,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粮食增产。
    1958年“大跃进”中,一阵风吹掉了公社级的基层站,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跑了20多个县,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给省委写了“关于恢复公社级 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报告,经省委研究后作出决定:“凡各县已撤销的农业技术推广站, 要迅速恢复起来,调出的科技人员,应一律归队。”这对巩固基层站和稳定科技人员队伍, 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还狠抓经济作物生产。1959年去克东县蹲点一年,大力宣传党的 政策和甜菜栽培新技术,使种植甜菜面积扩大,亩产突破1吨,获得国务院的嘉奖。1964年, 在全省推广海伦共和公社共样大队小亚麻厂雨露沤麻的经验,获得显著效果。种值亚麻的县 由11个猛增到48个,面积由70万亩猛增到110万亩,乡镇厂发展到100多个,加工原茎70万吨 ,出纤维达8万吨。这项经验的推广,每年为国家节约煤炭15万吨,节电500万度;每年为国 家和农民增加收入达2.4亿元。
    针对拖拉机翻地长期形成的平面犁底硬层,作物扎根浅,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问题,19 72年,他亲自主持深松耕法试验,发现深松铲硬度不强,拉力不够,一拉就弯,进而改用大 号钢材,重新加工制造30套深松铲交给各试验站,再次由他主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试验,示 范,获得成功。1973年6月,在呼兰县良种场(黑土)、虎林县新乐公社富荣大队(白浆土) 、肇州县托古公社托古大队(盐碱土)等3个点,试验深松耕法面积1.7万亩。其中大豆增产 5.6—8.9%;玉米增产8.2%;谷子增产7.1%。1974年5月,在呼兰康金公社召开深松耕法 试验示范现场会,统一试验示范方法。这一年示范点增加到704个,全省深松面积4070万亩。 据130个点的统计,大豆平均增产15.9%,玉米增产16.3%,谷子增产11.6%,小麦增产12. 4%,甜菜增产33.7%,高梁增产7.8%。1978年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黑龙江省政 府科技成果一等奖。此后,深松耕法在全省普遍推广。农业部召开北方14省会议,将深松耕 法推广到全国各地。
    在长期从事农业技术和农业科研领导工作中,陈非坚持实践第一,坚持“双百”方针, 深入调查研究,刻苦学习,勤勤恳恳,甚至在肺病、肝病严重的时候,仍然坚持工作。“文 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诬陷迫害,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予以平反。1979年病逝于哈尔滨。 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