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恩珍
宋恩珍,1920年1月生。黑龙江省庆城县(今庆安县)人。祖籍山东,祖父携全家逃荒,
来到东北庆安范家围子。宋恩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死于土匪流弹。寡母领着他们3兄弟忍
饥挨饿,熬到两个哥哥长大,当了长工,日子才算好过一点。为了糊口,小小年纪的宋恩珍
,一天书没念,就给老财当了猪倌。1946年7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7年多的军旅生涯中,参加无数次大小战斗,经受火和血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每次作战
,他机智勇敢,无畏顽强。在长春的1次战斗中,奉命深入敌后侦察,只身俘虏敌兵数人,出
色地完成侦察任务,立大功1次。在辽沈战役中,宋恩珍和另一名战友,俘虏一个排敌人,立
小功1次。在随军学校学习中,立三等功1次。在部队期间,使大字不识的宋恩珍,由一名普
通的骑兵,变成一位屡建功勋的侦察排长。在大军南下过程中,他模范地恪守“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缴获的大批现钞、物资,从不动用,全部缴公。用自己的津贴费给战士们买煤
烧水洗澡,为老乡打扫庭院,挑米担柴,总是走在前头。
1953年冬,复员回到家乡范家围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村互助组,被选为组长
。1955年,带头组织农民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被选为社主任。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担
任管理区副主任、生产队长。由于劳动积极、工作认真负责,连续被评为模范队长、公社和
县的模范干部。
1961年,遭逢天灾人祸。新胜公社新安大队各生产队社员生活很困难,四队尤为严重。
宋恩珍家住五队,刚刚盖上新房。大队党支部书记史国范跟宋恩珍试探着述说四队社员都希
望他去当队长的愿望,征求他个人的意见。宋恩珍二话没说,只说了个“行”,就到穷四队
去当“穷队长”。头一年里,他率领社员排出涝洼地里的积水,排不出去的地内种上稗子,
修了小型的水利,战胜了多年涝灾。改造家家户户的破马架子,改善社员的居住条件。在生
产队,他带头干,出工在先,收工在后,不下于一个棒劳力出工的数量。
1962年夏秋间,社员都忙着自家的活。正在这时,天降大雨,河水猛涨。宋恩珍带头放
下自己的活,组织社员挖顺水沟,使600亩地未遭水淹。小麦上场,麦场低洼,易被水浸泡。
他主动挖顺水沟,睡在场院,日夜看守,一直坚持20多天,使小麦免受损失。史国范叫他侍
弄一下自己的园田,他说:“我得先想法救出队里的庄稼,这比我那块园田价值多得多。”
秋天他家断了烧柴,大儿子到场院抱了一抱柴禾,被他逼着送了回去。他不许孩子动集体一
粒粮食、一把草。有的社员劝他不必这样做,他说:“对自己管不住,我没法管别人。”有
的社员想私分粮,串通他的家兄去讲情,被他断然拒绝。他对大家说:“违反上级指示的事
不能干。”
宋恩珍领导四队,仅仅用了1年多时间,就把队里人员思想、生产、生活,来了个大变样
。1962年打粮最多,完成征购任务后,又向国家卖余粮1.5万斤。队上添了车马,社员们盖
了315间新房。平均劳动日值比1961年提高近1倍,由0.875元上升到1.58元,大家喜出望外
。
1962年11月8日,清晨5时。解放军某部支援队上送粮汽车的司机,在大队仓库加油时,
不慎引起火灾。正在场院缝麻袋的宋恩珍,一边高喊救火,一边向火场冲过去。
火从仓库蔓延到种马圈,蔓延到供销社营业室。宋恩珍招呼社员:“上房,截断火道!
”人们迅速搬来梯子上房,抡起铡刀,砍断房梁。宋恩珍冒着熊熊烈火,十几次冲进供销社
营业室,同社员一起,把大批物资抢救出来。当发现营业室里还有一桶煤油,又冲回去,用
尽全力往外挪动300多斤的油桶,大喊着:“共产党员,快来搬油桶!”正在门外救火的共产
党员张风江、董玉生闻声赶来。油桶盖半敝着,洒出的煤油溅在人们身上。当油桶挪到门坎
上的时候,一团火从房上落下来,引燃了洒在地上、洒在人们身上的煤油。浑身是油的宋恩
珍已经几处着火,坚持着和两个社员,把油桶搬到门外。火,很快燃遍他的全身。人们争相
为他扑打身上的火,扯下烧着了的大衣和棉袄。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两次去解他的裤带,手
被烧伤,也没有解开。
宋恩珍走出室外10多米远,发现跟前有一堆干柴,一堆抢救出来的物资,又调转方向,
把油桶挪向另一处安全地方。他忘记了疼痛,一心想着:“救火!救火!”大家把他身上的
火扑灭时,他已痛得昏迷过去。围着他的人们,无不放声大哭。在送往庆安县人民医院途中
,宋恩珍被颠簸醒来连问:“火救住了没有?”“还有烧伤的没有?”“种马牵出来没有?
”
宋恩珍全身烧伤面积达85%,其中三度烧伤面积占55%,皮肉溃烂,有的地方露出了筋骨
。他忍着剧痛,从不呻吟,并向医生表示:“不要紧,我能忍受住。”护士不忍心下手给他
那满是疮痂的肌肤换药时,他笑着说:“快换吧,换完了,我给你讲个革命故事听。”这种
坚强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许多医护人员深受感动。当生产队干部去看望他时,他
还念念不忘队里的工作,一再叮嘱他们好好领导队里生产,及早脱谷,避免粮食损失。妻子
来探望他时,他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要看我了,有工夫多去队里劳动,少给队上添麻烦。
”
经过庆安医院一段治疗后,被转送到黑龙江省人民医院。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
钦、省长李范五,松花江地区、庆安县社各级干部都非常关心他的伤势和治疗,组成抢救组
全力抢救,多次到医院探望慰问。196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医药公司接到省卫生厅通知,迅
速准备了急救药品、器械43种送到省人民医院。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徐远北,亲自打电话给上
海市卫生局,派来广慈医院外伤专家,调用飞机由京、津、沪运来急救药物,七八十名医护
人员和武装警察,为英雄献出鲜血。宋恩珍坚强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经过86个日日夜夜
,终因伤势过重,于1963年2月2日凌晨3时逝世。时年43岁。
为了纪念这位好党员、好干部,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在哈尔滨隆重举行宋恩
珍追悼大会。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宋恩珍革命烈士称号。
宋恩珍殉职后,黑龙江日报在长达半年时间里,连续发表通讯、文章、学习报道、社论
、诗歌、剧本百余篇,20多万字,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哈尔滨市各界纷纷举行英雄事迹
报告会,许多听众深受感动,流出了热泪。
4月12日,《黑龙江日报》转载了《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的
文章:《宋恩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