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赤
李赤,原名李继元,别名李慈,化名舒迟。1926年生。河北省宝坻县人。幼时,因家境
贫寒,被生母送给李家。养父李耀亭是建筑师,曾参与沈阳火车站等重要建筑的设计。
1940年,李赤考入长春第三国民高等学校。在此期间,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同时
受老师的影响,与进步同学组织读书会,思想受到启发,增强了民族意识,曾发表过具有反
满抗日思想的文学作品。
1945年4月,历经艰难,投奔冀东解放区未果。1947年4月经人介绍到哈尔滨兆麟书店工
作。1948年5月,调入中苏友好协会出版部任编辑。
1949年2月,调哈尔滨市文艺工作者协会,先后担任文学科科员、文学创作组组长、编辑
部部长等职。这一时期,写出并发表许多诗作及小说、曲艺、剧本等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
节奏鲜明,充满激情,成为五六十年代黑龙江省较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其中《啊阿,毛主
席来啦!》、《英雄要上光荣榜》等诗作,被收入《黑龙江诗歌选》。1953年他与别人合作
的独幕话剧《长海来了》,获文化部独幕剧三等奖。1956年与丛深合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徐
秋影案件》,获文化部电影创作三等奖。电影放映后,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后被选入《
肃反电影文学剧本选》。1953年,被派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深造。1956年,参加了全
国青年创作者会议。他是中国作协黑龙江分会第一届理事。
1957年6月,省和哈尔滨市文联合并,李赤先后担任省文联党组成员,《北方文学》第一
副主编、代主编等职。在主持编辑部工作中,对编辑人员悉心指导,注重培养,同时注意抓
专业创作队伍,使《北方文学》成为省内作家提供一展才华的园地。在坚持刊物地方特色的
同时,还组织发表省外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使《北方文学》当时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文学
月刊。
1962年7月至1965年,李赤在宁安县东京城公社红星大队牛场屯深入生活,与当地农民建
立深厚的感情,同时创作散文《镜泊行》、小说《七月雨》等较有影响的作品。有的被收入
《黑龙江散文选》、《黑龙江省小说选》中。
在“文化大革命”中,李赤遭受迫害,身心受到极大摧残。1977年6月恢复工作后,虽然
身患严重的肺气肿、肺心病,仍坚持写作。1980年12月26日病逝。终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