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黄恒星

  黄恒星,1954年8月4日生。辽宁省岫岩县人。1971年5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5次被评为校、乡、县优秀教师。
    1973年,黄恒星毕业于林口县五林中学。出于他自己热切的愿望,被派到五林公社边远 山村的南沟小学当乡村教师。这所学校共有30名学生,三组复式教学,环境艰苦,办学条件 极差。黄恒星不怕苦,不怕难,一心要把学生教好。学校没钱买参考书、工具书,他夜以继 日地抄字典,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字一句地抄完《新华字典续编》。由于教学成绩突出 ,被调到马桥大队学校。1978年考取牡丹江师范学校大专班,进修政治专业。毕业后回到县 里,亲属劝他改行,有些单位愿以高薪聘请,教育局打算派他到重点高中任教,都被一一谢 绝。他说:“我哪也不去,请领导让我回到家乡当一名普通教师吧!”组织上满足了他的要 求,回到五林中学任高中语文老师,后被提拔为教导主任。
    1982年秋,学校招收一个农业技术高中班,培养农村技术人才。全班升学考试录取成绩 7科总分最高的不到200分,最低的只有50分。这样的班级谁都不愿意带,可黄恒星却主动请 求承担班主任,并负责语文科教学。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走访学生家庭,熟悉学 生情况,因人施教。学生沈会平的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贫寒,面临辍学困境。黄恒星给予热 情关怀和帮助。沈会平经过努力学习,不仅完成学业,还考取黑龙江大学。李吴是刚从山东 转来的女生,没有食宿的地方,他就把她接到自己的家里,让出热炕头,自己和妻子睡在凉 床上。李昊生日那天,让爱人煮了面条、鸡蛋。李昊感动得哭了,说:“我的生日自己都忘 了,黄老师还记得,我只有好好学习,报答你们”。石瑞华是全校不受欢迎的差生,哪个班 也不要,黄恒星“拣”来了。经过耐心教育、引导,使其转变,参加工作后被评为先进工作 者。黄恒星家安了一口大锅,每年还淹大量咸菜,为的是给学生热饭、吃菜。许多学生的心 里话,不好对父母说的,找黄老师谈。黄恒星懂得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 一桶水”的道理。因此,每备一节课都查阅大量资料,学生普遍反映:“黄老师讲课有趣, 好懂。”为了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根据教材要求,结合学生接受能力,亲自编写刻印复习资 料。4年来,仅钢板就磨平4块,中指和食指间磨起一层老茧。经过辛勤培育,这个差班,一 年内平均成绩由32分提高到67.5分。第二年毕业,有两人考上大专院校。1981年全县统考语 文名列第二,1982、1983连续两年夺魁。
    黄恒星胸中只有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为了用更多的精力辅导学生,在爱人离职学习 的情况下,把3岁的儿子送到岳母家。剩下他自己,吃、住全是对付。夏天煮一锅大子粥, 用凉水泡上,饿了就吃一碗。冬天到饭店买一面袋馒头,什么时候饿了就啃几口。晚间批作 业、备课,常常伏案而眠,醒来再写,家中的灯通夜长明。超负荷的工作量,艰苦的生活条 件,使黄恒星的身体消瘦了。领导上要减轻他的工作量,而他执意不肯,说:“我还年轻, 正是干工作的好时机。”1984年10月,领导“逼”他到林口县医院检查,经大夫诊断:心律 不齐,严重贫血,肺隔肌积水,视力减弱,病情非常严重,急需住院治疗。而他还要求开药 回去,边治疗边上课。大夫说:“你是语文老师,懂不懂什么叫‘病入膏肓’?”黄恒星回 答:“我什么都懂,只是学生需要我,我离不开学生。”在领导和大夫百般劝说下,才勉强 住院。但还是让学生把教科书和钢板送到医院,想借这个机会备课,刻复习题。由于病情恶 化,于10月16日被送往沈阳军区总后医院,当即诊断为肾坏死、尿毒症,需进行肾移植手术 。手术前,他恳求医生切血管一定要切左手,以便腾出右手好写字。手术后,给全校师生写 信表示:“只盼重返旧战场,三尺讲坛唱新歌”。当知道自己的病已难治好时,对妻子说: “我没有虚度年华,遗憾的是年纪太轻,贡献还小,我多么想再给学生上几节课呀!”1984 年12月17日,黄恒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31岁。
    黄恒星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五林镇委员会、林口县教育局、共青团 林口县委员会、中共林口县委员会、牡丹江市教育局、共青团牡丹江市委员会、共青团黑龙 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先后发出向黄恒星同志学习的通 知或决定。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追授他为“献身教育事业的模范青年”,1985年被《中国青年 报》推选为全国十大青年人物之一。1986年黑龙江省教委组织报告团,在全省35个单位演讲 黄恒星事迹。林口县教育局举办《黄恒星事迹展览》。1985年8月5日,五林中学毕业的53名 学生,自发集资200余元,在五林镇东南山下黄恒星墓前立了石碑,以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