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柏林
刘柏林,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县德昌乡的一个农民家庭。
刘柏林在德昌中心小学读书时,就喜欢阅读《雷锋的故事》、《红岩》、《大刀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革命书籍和连环画册,立志“走雷锋成长之路”。他尊重师长,遵
守纪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学校缺广播员,他自告奋勇担当这项工
作;学校组织学生会干部值周,他认真检查督促同学们学习,并协助老师做后进学生的思想
工作;学校号召学生拣粪,他冒着凛冽的寒风到3里外的草甸上去拣,一次就拣回75筐;学校
排练文艺节目,他踊跃参加,先后排演20多个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毛泽东
思想、反映新人新事新风貌和学雷锋、学英雄的文艺节目。为了演好对口快板“赞雷锋”,
他在家里、在学校、在上下学的路上背台词,还经常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演唱。其中一段唱
词是:“小弟弟,把歌唱,又蹦又跳喜洋洋,走进书店去买画,选张雷锋叔叔的像,问他为
啥选这张,弟弟笑着把话讲,雷锋一心为人民,我学雷锋好榜样。”这段唱词,至今还在他
的家乡广泛流传,给许多青少年留下深刻的印象。
1978年他刚满17岁,正在高中上学。为了当兵,多次找学校老师、生产大队民兵连长、
公社武装部长要求参军。当时规定不收在校学生,他的愿望没有实现。1979年、1980年接连
两次报名要求参军,有人曾劝他:“你刚订婚两个月,在工程队一天可挣三四元,干上几年
攒上千八百元,娶媳妇就够用了。去当3年兵,几千元钱就白扔了,你家又不富裕,可得好好
考虑考虑。”他没有考虑眼前利益和个人得失,毅然参了军。
1980年11月,刘柏林来到部队,听说自己是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当兵,感到无比光荣和
自豪,“决心踏着雷锋的足迹走,做雷锋式的战士”,“为解放军的名誉增加光彩”。他在
日记中写道:“做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名解放军战士,怎样才不愧对这一光荣称号呢?
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地以雷锋为榜样,把雷锋没做完的事业接过来,继续做下去。”还把周恩
来总理给雷锋同志题词的四句话以及雷锋“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去”、“愿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做温室中的弱苗”等格言摘抄在日记本上,用以鞭策自己
。
刘柏林努力把学雷锋的决心变为自觉行动,不管训练、施工多么疲劳,每天都挤出时间
学习,先后写了近200篇关于如何正确对待理想前途、人生道路、做好本职工作、自觉改造世
界观等方面的日记和体会。在军事训练中,高标准、严要求,成绩优良,受到连队嘉奖。在
部队短短的10个月中进步很快,先后担任新兵连副班长、连队团小组长、学习辅导员、革命
军人委员会委员,成为连队各项工作的骨干。还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出席沈阳军区工程
兵共青团先进代表会议。
1981年9月15日,刘柏林与其他战士维修公路返回营地,途经石桥子车站南侧的一个铁路
公路交叉路口时,一列由长春开往丹东的231次直快旅客列车,正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驶来
。这时他发现前方约38米处的铁路线上,有2台维修铁路用的液压捣固机,卡在铁路中间。这
时,火车距作业点只有200来米远,刘柏林等10名战士立即冲上去,与民工协力将2台各重70
0多斤的液压捣固机分别掀倒在铁路两侧,当刘柏林再次将117斤重的液压捣固机行走架向外
猛推时,机车已带着巨大的冲力劈头盖顶地压了过来,一场难以想象的列车脱轨事故避免了
,而刘柏林却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刘柏林为抢救列车而献身的英雄壮举,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国许多报刊和广播
电台都作为重要新闻进行报道。《解放军歌曲》刊载《学习刘柏林》,《大连日报》刊载《
怀念战友刘伯林》等歌曲。中央军委颁发授予刘柏林“雷锋式的战士”荣誉称号的命令。沈
阳铁路局、丹东铁路分局和本溪工务段党委分别做出决定,号召铁路职工向刘柏林同志学习
。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给刘柏林记了一等功,定为革命烈士;根据他生前愿望,追认为中国
共产党正式党员。同时做出决定,号召部队广大指战员向刘柏林同志学习。中共肇东县委也
发出《关于开展向刘柏林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为了纪念他,家乡政府和父老们开办了“刘柏林事迹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