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经营机构

第五章 经营机构与效益

  解放后,公营土产、食品公司和合作社商业,开始经营水产品,但销货额只占全社会经 营额的30%左右,一直到1955年大部分由私营商业(鱼商、鱼贩)承担。1956年开始建立水产 供销专业机构,逐步实行水产品归口经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水产品市场逐步 放开,实行国营、集体和个体自由运销,国营水产商业发挥主渠道作用。
    黑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1956年1月成立中国水产供销公司黑龙江省公司(地址:哈尔滨 市南岗区营部街19号),受中国水产供销公司和黑龙江省商业厅双重领导.负责领导与管理 全省水产供销工作。1958年8月,与蔬菜公司、专卖公司合并成省商业厅食杂处,处内设水产 科。1959年成立黑龙江省商业厅水产站,承担原省水产供销公司的工作任务。1962年恢复黑 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实行公司坐站(又是哈尔滨水产批发站)。1964年1月,黑龙江省水产 供销公司又作为省水产事业管理局的供销处,负责全省水产供销的行政管理工作。1966年5月 ,国家水产部下文,将黑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下放到地方,归黑龙江省水产事业管理局领导 。1968年9月,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黑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与省食品公司合并,成立黑 龙江省食品水产站,继而又与蔬菜、果品公司合并,称黑龙江省食品采购供应站,负责全省 水产供销工作的领导与管理。1970年全省水产供销业务由省食品采购供应站划给黑龙江省农 副产品局水产处,水产处内设供销组具体承担。1973年3月,恢复黑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1 978年10月,省水产局设供销处,与省水产供销公司合署办公。1981年4月,省水产供销公司 对嫩江地区、牡丹江地区、合江地区水产二级站进行统一核算与管理。1984年9月,省水产局 供销处撤销,省水产供销公司不再承担水产供销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先后将牡丹江地区、 合江地区、嫩江地区水产二级站分别下放给牡丹江、佳木斯和齐齐哈尔市水产局领导。随着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85年水产品市场全部放开,实行自由运销,省水产供销公司已 变成纯经济实体,原与各市、县水产供销公司的隶属关系亦自然消失。
    黑龙江省哈尔滨水产批发站。1956年1月在成立中国水产供销公司黑龙江省公司的同时, 成立了中国水产供销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批发站,负责统一组织水产品的采购、分拨与供应 ,是负有一级站任务的二级站。1958年该站撤销,其业务并入哈尔滨市水产供销公司。1959 年成立黑龙江省商业厅水产站,承担原批发站的业务。1961年省商业厅水产站改为黑龙江省 哈尔滨水产品采购供应站,1968年9月撤销,1972年又成立,同时将松花江、绥化、黑河地区 水产二级站撤销,其业务划归该站。1984年后,由于职能转变,不再办理计划调拨业务,对 内称省水产供销公司水产站,单独核算。
    地区水产二级站。1959年成立了嫩江专署、牡丹江专署、合江专署中转站,松花江专署 、黑河专署商业水产供销科(后均改称水产品批发供应站),负责本地区水产品二级业务的 购销、调运及对所属市、县水产供销工作的业务指导。1965年,牡丹江地区、合江地区、嫩 江地区水产二级站撤销,其业务分别由牡丹江、佳木斯、齐齐哈尔市水产供销公司承担。其 中牡丹江地区的鸡西市、嫩江地区的泰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山、富裕等县水产供 销公司(站)的经营任务,由省直接负责安排。1969年,成立绥化地区食品水产站(后改为 水产品批发供应站)。1972年4月,松花江地区、绥化地区、黑河地区水产二级站撤销,其业 务划归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水产品采购供应站。1973年3月恢复成立黑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后, 各地区水产二级站相继恢复。1981年4月,嫩江地区、牡丹江地区、合江地区水产二级站归省 水产供销公司统一核算与管理。由于全省多数地区变市,扩大市的管理范围,1984年牡丹江 地区水产二级站划归牡丹江市水产局领导。1985年嫩江地区、合江地区水产二级站分别划归 齐齐哈尔、佳木斯市水产局领导。
    市县水产(供销)公司。1956年2月,中国水产供销公司黑龙江省公司在大中城市和重点 产鱼县设立基层机构,成立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肇源、泰来、富锦、密山 、宁安、抚远10个市、县水产公司,受省水产供销公司和当地商业局、科(翌年初改为水产 行政部门)的双重领导。未设水产供销机构的市、县,水产购销业务由食品公司经营。1958 年8月,省水产供销公司撤并后,各市、县水产公司随之撤销,变为:一是与食品或蔬菜站、 店合并,称肉食水产供应站或商店;二是在重点产鱼区和重点销区设水产收购站、水产商店 、水产收购组;三是与当地国营渔场合并,改为水产站。1962年省水产供销公司恢复后,在 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鹤岗、泰来、富锦、肇源、抚远、虎饶、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县等重点市、县设立水产公司。1968年,各市、县水产公司撤销,业务并入当地食品、蔬菜 、果品、土产或烟酒等公司。1973年,各市、县水产公司相继恢复,在70年代中后期,各市 、县比较普遍的建立了水产公司。
    水产贸易货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水产品市场逐步放开,1980年7月成立了黑 龙江省水产贸易货栈,受省水产供销公司领导(实为省公司的一个经济实体,单独核算)。 以开展代购、代销、代贮、代运为主,适当开展自营议价业务。随后嫩江地区、牡丹江地区 、合江地区和许多市、县也陆续建立了水产贸易货栈,开展代购、代销和议价经营业务。
    1985年末,全省共有水产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单位147个,职工4207人,其中水产供销 企业128个,职工38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