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监管场所

第一章 机构设置

  一、清朝末年的监管场所
    黑龙江地区设置监狱始于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由署黑龙江将军那苏图奏请在齐齐 哈尔城内将军衙门龙江县设狱官二员,建成了黑龙江监狱。监狱初设于县城北门外,后移城 内西偏。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根据刑部议准《各省通设罪犯习 艺所章程》,在省城齐齐哈尔东门外,租赁庙产房屋,略加修葺,创办龙江罪犯习艺所。继 后,呼兰知府黄维翰、巴彦知州陈元慎、兰西知县查贵廉于1908年分别在呼兰府、巴彦州、 兰西县设立罪犯习艺所。
    至1911年(清宣统三年),黑龙江境内共设置监狱34处,计有:龙江监狱、绥化监狱、 呼兰监狱、庆城监狱、讷河监狱、安达监狱、木兰监狱、巴彦监狱、兰西监狱、泰康监狱、 宁安监狱、望奎监狱、黑河监狱、青冈监狱、瑷珲监狱、拜泉监狱、克山监狱、泰来监狱、 林甸监狱、景星监狱、海伦监狱、嫩江监狱、大赉监狱、肇州监狱、肇东监狱、通河监狱、 汤原监狱、铁骊监狱、绥棱监狱、通北监狱、龙门监狱、呼玛监狱、萝北监狱、漠河监狱。 这些监狱均附设于县署之内,多系旧式监房,设备简陋。
    清末,沙俄利用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之机,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等不平 等条约,强行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并攫取铁路沿线司法权后,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 七年)陆续在哈尔滨、满洲里、海拉尔、博克图、横道河子、一面坡、绥芬河等地设置殖民 监狱。
    其中,哈尔滨监狱最大,由中东铁路俄国人设计建造,建于1901年8月。监狱座落在道里 区中央大街北头路西警察街(今友谊路)拐角,狱门向北,四面有围墙,墙上有岗楼和电网 ,戒备森严。监狱总面积约有10000平方米,门的右侧建有两层小楼,是监狱官员们办公的地 方;门的左侧分别设有男女牢房。
    沙俄外阿穆尔军区还在哈尔滨设置“护路军司令部监狱”(今铁路卫校旧址),这是一 个钢筋水泥拱顶地下室,关押革命志士和爱国群众。另外,在扎兰屯、昂昂溪、安达、穆棱 、窑门、绥芬河等铁路沿线大站均附设暂时羁押人犯的拘押所。这些由俄国人设置的监狱和 拘押所自成体系,成为沙俄侵略中国、镇压迫害中国人民的工具。
    二、民国时期的监管场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黑龙江各地监狱基本沿袭清末名称。1916年,推行监狱改良, 罪犯习艺所撤销并入监狱。据中华民国《监狱规则》规定,监狱有新监、旧监之分。此时, 黑龙江地区共设置监狱37处、设治局监所7处,分布于5道:
    龙江道有龙江监狱、嫩江监狱、大赉监狱、肇州监狱、肇东监狱、安达监狱、讷河监狱 、青冈监狱、拜泉监狱、呼伦监狱、胪膑监狱和泰来设治局监所、吉拉林设治局监所、西布 特哈设治局监所。
    绥兰道有绥化监狱、呼兰监狱、海伦监狱、巴彦监狱、庆城监狱、兰西监狱、木兰监狱 、通河监狱、汤原监狱和龙门设治局监所、铁山包设治局监所、东兴设治局监所。
    黑河道有瑷珲监狱、呼玛监狱、萝北监狱和漠河设治局监所。
    滨江道有滨江监狱、双城监狱、五常监狱、阿城监狱。
    依兰道有虎林监狱、密山监狱、同江监狱、依兰监狱、桦川监狱、饶河监狱、方正监狱 、穆棱监狱、富锦监狱、抚远监狱。
    1918年,在哈尔滨道外南新街(今四道街145号)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的新型监狱,1919年 4月使用。因当时道外属滨江县,归吉林省管辖,故称吉林第三监狱(模范监狱),这是中国 政府在哈尔滨市设置监狱之始。监狱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办公室及宿舍、库房等;后部 分为监房及工场,东北为炊场,东南为病监,西南为工场。前部西南隅为女监,东南隅为刑 场。关押犯人的监房系扇面形状,分为五翼,定名为仁、义、礼、智、信五号。仁、信两号 为分号监,各分40个监号;义、礼、智三号为杂居监,各分10个监号。除监房外,设有犯人 作业场。初期有印刷、缝纫、木工、洗濯和织布等工场,后来增设制米及毛毯、糊盆、皮带 、手套、油漆等工场。监狱最初设计能容纳400人,实际关押的犯人在600人至900人左右,最 多达千人以上。
    1922年,龙江监狱改称黑龙江第一监狱;1926年,呼兰监狱改称黑龙江第二监狱。
    三、沦陷时期的监管场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伪满洲国建立后,在黑龙江建立伪政 权的同时,也强化了傀儡政权监狱,以镇压迫害黑龙江的反满抗日志士和人民,共设置新监 6处,旧监72处:
    新监:龙江监狱(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监狱(龙江省拜泉县)、洮南监狱(龙江 省洮南县)、依兰监狱(三江省依兰县)、滨江监狱(哈尔滨特别市)、呼兰监狱(滨江省 呼兰县)。
    旧监:北满特别区监狱、满洲里监狱、克山监狱、开通监狱、洮安监狱、突泉监狱、广 安监狱、镇东监狱、瞻榆监狱、大赉监狱、嫩江监狱、讷河监狱、泰来监狱、林甸监狱、明 水监狱、通北监狱、龙镇监狱、景星监狱、依安监狱、富裕监狱、甘南监狱、德都监狱、泰 康监狱、克东监狱、宾县监狱、阿城监狱、双城监狱、宁安监狱、五常监狱、珠河监狱、延 寿监狱、东宁监狱、密山监狱、苇河监狱、穆棱监狱、虎林监狱、海伦监狱、绥化监狱、巴 彦监狱、肇州监狱、望奎监狱、木兰监狱、兰西监狱、安达监狱、青冈监狱、肇东监狱、绥 棱监狱、庆城监狱、铁骊监狱、东兴监狱、方正监狱、桦川监狱、勃利监狱、宝清监狱、富 锦监狱、饶河监狱、同江监狱、抚远监狱、佳木斯监狱、汤原监狱、通河监狱、萝北监狱、 绥滨监狱、凤山监狱、瑷珲监狱、呼玛监狱、漠河监狱、乌云监狱、佛山监狱、逊河监狱、 鸥浦监狱、奇克监狱。
    1934年,伪满政权为大力强化监狱,以实行法西斯高压统治,将黑龙江地区设置的监狱 ,按行政区划实行五等级制,即:
    特等监狱:黑龙江第一监狱、黑龙江第二监狱、北满特别区监狱、北满特别区监狱分监 。
    甲等监狱:呼兰监狱、绥化监狱、拜泉监狱、克山监狱、海伦监狱、双城监狱、宁安监 狱、巴彦监狱。
    乙等监狱:泰来监狱、肇州监狱、肇东监狱、兰西监狱、望奎监狱、瑷珲监狱、讷河监 狱、木兰监狱。
    丙等监狱:青冈监狱、安达监狱、嫩江监狱、穆棱监狱、庆城监狱、林甸监狱、萝北监 狱、方正监狱、通河监狱、汤原监狱、漠河监狱、密山监狱、明水监狱、阿城监狱、五常监 狱、依安监狱、大赉监狱、通北监狱。
    丁等监狱:佛山监狱、龙镇监狱、景星监狱、绥棱监狱、奇克监狱、乌云监狱、欧浦监 狱、呼玛监狱、甘南监狱、泰康监狱、克东监狱、富裕监狱、铁骊监狱、东兴监狱、逊河监 狱、凤山监狱、德都监狱、虎林监狱、同江监狱、饶河监狱、雅鲁监狱、布西监狱。
    1939年,黑龙江伪政权对监狱再次改组,在黑龙江地区设立本监(新监)7处,分监(旧 监)32处:
    哈尔滨监狱(原北满特别区监狱)为本监,所辖分监有哈尔滨分监、双城分监、宾州分 监、珠河分监、一面坡分监、肇东分监、肇州分监、肇源分监。
    齐齐哈尔监狱(原黑龙江第一监狱)为本监,所辖分监有讷河分监、泰来分监、海拉尔 分监、扎兰屯分监。
    呼兰监狱(原黑龙江第二监狱)为本监,所辖分监有绥化分监、海伦分监、庆城分监、 望奎分监、兰西分监、巴彦分监、木兰分监。
    克山监狱为本监,所辖分监有拜泉分监、北安分监、黑河分监、明水分监。
    依兰监狱(原吉林第五监狱)为本监,所辖分监有通河分监。
    牡丹江监狱为本监,所辖分监有密山分监、勃利分监、佳木斯分监、富锦分监、饶河分 监。
    洮南监狱为本监,所辖分监有白城子分监、开通分监、大赉分监。
    1941年,原建在道外的哈尔滨监狱因年久失修,不堪使用,当局遂在香坊区(今公滨路 南东门街附近)建立一座新监狱,道外监狱即废止使用。
    在香坊新建的哈尔滨监狱整个象一座大工厂,高大的围墙环绕四周,8米高的岗楼,戒备 森严。院外有一栋二层的办公楼和围墙接近,监狱后院西有一栋二层楼的监房,西面是一排 5个作业场,有木器、洋裁、油工、铁锹镐把、木材干燥等工厂。监狱狱警及工作人员总共有 150人左右。关押2000余人。这所监狱在1943年改为伪刑务署。
    自东北沦陷开始,至1944年末,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对中国人民的镇压,以监禁处决反 满抗日爱国人士和无辜群众为主要目的,在黑龙江还设置了秘密监狱5处:侵华日军731部队 监狱(哈尔滨市平房区)、松花塾监狱(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地下 室监狱(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旧址)、齐齐哈尔市公署监狱(齐齐哈尔)、万发村监狱(佳 木斯市郊)。
    日本侵略者为了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还在哈尔滨、鹤岗、密山、佳木 斯等地设立了集中营性质的“矫正院”,对被认为是有危险的中国人加以监禁、迫害以至杀 戮。
    四、人民政权建立后的监管场所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政权接管监狱,并对旧监狱进行彻底改造。至 1947年,黑龙江地区共有监狱7处:哈尔滨监狱(松江省第一监狱)、呼兰监狱(松江省第二 监狱)、哈尔滨监狱分监(松江省第一监狱分监)、北安监狱(黑龙江省第一监狱)、洮南 监狱(嫩江省第一监狱)、齐齐哈尔监狱(嫩江省第二监狱)、佳木斯监狱(合江省第一监 狱)。此外,各县均设有看守所。
    1948年,人民政权改造罪犯任务日益繁重。在原有监管场所已不能完全适应的情况下, 黑龙江地区较早开始到农村、矿山寻找新的改造罪犯场所,于是创建了“福安犯人劳改队” 、“双鸭山矿山犯人劳改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1年6月,松江省新建的劳改队有:梧桐河劳改队、 背荫河劳改队、康金井劳改队、密山劳改队;黑龙江省新建的劳改队有:花园劳改队、凤凰 山劳改队、北安劳改队、查哈阳劳改队、新建劳改队。
    1951年11月,劳改体制由人民法院移交公安机关管理后,至1954年,松江和黑龙江两省 共接收、新建、调整劳改场所25处,其中监狱9处,劳改队16处。
    监狱:哈尔滨监狱、牡丹江监狱、北安监狱、齐齐哈尔监狱、佳木斯监狱、海伦监狱、 拜泉监狱、讷河监狱、白城子监狱。
    劳改队:梧桐河劳改队、花园劳改队、北安劳改队、凤凰山劳改队、阎家岗劳改队、背 荫河劳改队、查哈阳劳改队、密山劳改队、鹤立河劳改队、岔林河劳改队、笔架山劳改队、 香兰劳改队、玉泉劳改队、富拉尔基劳改队、新建劳改队、铁力劳改队。
    1955年至1958年,在全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为适应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巩固和发 展的需要,根据中央“南犯北调”的战略部署,十余万犯人从湖南、江苏、江西、福建、浙 江、广东、河南、山东、湖北、辽宁、北京、上海、天津等13个省市调入黑龙江进行劳动改 造。先后在北安、嫩江、合江、哈尔滨等地区新建劳改场所(劳改农场)29处,即:海伦劳 改支队、龙门劳改支队、龙镇劳改支队、绥棱劳改支队、苏家店劳改支队、格球山劳改支队 、二道河劳改支队、尾山劳改支队、引龙河劳改支队、长水河劳改支队、朝阳劳改支队、门 鲁河劳改支队、永丰劳改支队、襄河劳改支队、老莱劳改支队、六三劳改支队、科洛河劳改 支队、嫩江劳改支队、嫩北劳改支队、三岗劳改支队、青山劳改支队、龙江劳改支队、虎山 劳改支队、七星泡劳改支队、山河劳改支队、柏根里劳改支队、音河劳改支队、依安劳改支 队、莲江口劳改支队。
    期间,东北行政委员会公安局、北京市公安局、沈阳市公安局和铁道兵部队也在黑龙江 办过劳改农场。哈尔滨市公安局在哈尔滨地区也建过劳改农场。
    1959年至1966年,因形势变化,犯人减少,一些劳改农场相继撤销合并,全省劳改场所 尚有39处:
    监狱:哈尔滨监狱、北安监狱、齐齐哈尔监狱、佳木斯监狱;
    劳改支队:嫩江劳改支队、嫩北劳改支队、七星河劳改支队、格球山劳改支队、山河劳 改支队、依安劳改支队、老莱劳改支队、六三劳改支队、音河劳改支队、福安劳改支队、北 安劳改支队、长水河劳改支队、龙镇劳改支队、龙门劳改支队、凤凰山劳改支队、花园劳改 支队、苏家店劳改支队、永丰劳改支队、尾山劳改支队、引龙河劳改支队、襄河劳改支队、 海伦劳改支队、绥棱劳改支队、安达劳改支队、梧桐河劳改支队、鹤立河劳改支队、笔加山 劳改支队、莲江口劳改支队、香兰劳改支队、岔林河劳改支队、阎家岗劳改支队、一面坡劳 改支队、兴凯湖劳改支队、富拉尔基劳改支队。
    少年犯管教所:牡丹江少年犯管教所。
    1967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根据省革命委员会批示,从1968年开始,大批 劳改场所下放给地、县管理。此间,也因行政区划变更,劳改场所隶属关系几经变化,1976 年劳改场所尚存15处:
    监狱:哈尔滨监狱、北安监狱、新肇监狱、革志监狱。
    劳改支队:六三劳改支队、三棵树劳改支队、保安沼劳改支队、凤凰山劳改支队、图牧 吉劳改支队、泰来劳改支队、新河劳改支队、乌塔其劳改支队、乌兰劳改支队、成吉思汗劳 改支队。
    少年犯管教所:黑龙江省少年犯管教所(松滨农场)。
    1977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恢复原内蒙呼伦贝尔盟行政区划的通知精神,原属呼盟劳改场 所交出,加上收回和新建单位,至1982年,全省劳改场所共有16处:
    监狱:哈尔滨监狱、北安监狱、新肇监狱、革志监狱。
    劳改支队:凤凰山劳改支队、六三劳改支队、永丰劳改支队、华山劳改支队、老莱劳改 支队、笔架山劳改支队、莲江口劳改支队、香兰劳改支队、泰来劳改支队、哈尔滨新建劳改 支队、哈达岗劳改支队。
    少年犯管教所:黑龙江省少年犯管教所。
    1983年,根据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劳改工作移交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通知精神,经省政 府批准,劳改领导体制变更。1984年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劳改场所又有 增加,新建地、市劳改支队18处。收回国营农场总局系统原属劳改单位16处。当时,全省共 有劳改场所51处:
    监狱:哈尔滨监狱、北安监狱、新肇监狱、革志监狱。
    省直劳改支队:泰来劳改支队、哈尔滨新建劳改支队、哈达岗劳改支队、凤凰山劳改支 队、永丰劳改支队、华山劳改支队、六三劳改支队、三棵树劳改支队、老莱劳改支队、笔架 山劳改支队、莲江口劳改支队、香兰劳改支队、梧桐河劳改支队、尾山劳改支队、引龙河劳 改支队、襄河劳改支队、龙门劳改支队、依安劳改支队、嫩江劳改支队、嫩北劳改支队、山 河劳改支队、龙镇劳改支队、七星泡劳改支队、格球山劳改支队、海伦劳改支队、绥棱劳改 支队、岔林河劳改支队。
    地市劳改支队:东风劳改支队、亚沟劳改支队、背荫河劳改支队、大顶子山劳改支队、 玉泉劳改支队、大庆劳改支队、冯屯劳改支队、佳木斯劳改支队、鹤岗劳改支队、七台河劳 改支队、尖山子劳改支队、稗子沟劳改支队、鸡西劳改支队、拉哈劳改支队、阁山劳改支队 、小营盘劳改支队、伊春劳改支队、双鸭山劳改支队。
    少年犯管教所:黑龙江省少年犯管教所、哈尔滨市少年犯管教所。
    此外,尚有属事业编制的非改造单位6处:鹤岗采煤队、泰来新生医院、劳改干校、劳改 警察学校、劳改疗养院、前卫中学。
    1985年末,由于收监犯人减少,经省政府批准,将梧桐河、尾山、引龙河、襄河、龙门 、依安、嫩江、嫩北、山河、龙镇、七星泡、格球山、海伦、绥棱、岔林河、长水河劳改农 场16处又交回农场总局。
    1985年黑龙江省主要劳改场所概况:
    哈尔滨监狱
    哈尔滨监狱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占地面积1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 米。该监主要担负改造重刑罪犯任务,具有现代化监管改造设施,是一个生产11个系列、80 多个品种、上千种规格电器产品的中型企业。1947年开始创办以解决经费自给为目的,从事 铁工、印刷、织布等手工业为主的劳改生产。1954年随着押犯的逐年增多,狱内生产设电器 、机械、印刷3个工厂,狱外生产设农场、制毛、采石、制砖和病监5个分监,共8个大队。1 959年至1965年,改组为哈尔滨劳改分局,也称黑龙江省第三监狱。1966年9月,因“文化大 革命”,监狱被撤销,一部分重刑犯迁至肇源县,大批一般刑事犯释放回家,干警职工移交 市机械局办地方工厂。1973年,恢复监狱建制,定名为哈尔滨监狱。30多年来,哈尔滨监狱 先后改造罪犯4.3万余人,为国家创造产值4亿多元,利税7000多万元。
    北安监狱
    北安监狱位于北安市内,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该监以关押重 刑犯为主,属中型机械工业企业。1948年建狱初期,只有7名干警,收押罪犯200人,生产以 种田和手工业为主。以后收押规模逐渐扩大,并开始生产农用机械。1966年至1978年,收押 罪犯8712人,生产“东方红”拖拉机配套七铧犁4700台、悬挂装置5350台。30多年来,北安 监狱共收押改造罪犯1.4余万人,为国家创造产值6亿多元,上缴利税8000多万元。
    新肇监狱
    新肇监狱位于肇源县新站镇东,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该监收押重刑犯和全省反革命 犯,主要生产高压开关及成套电控设备。该监十几年来共收押改造罪犯近万人,累计完成工 业总产值近1亿元,实现利税700万元。
    革志监狱
    革志监狱位于肇源县义顺乡,占地面积408平方米,是1969年由原省第一监狱和原省第十 二劳改支队合并组建的,主要收押刑期15年以上的重刑犯;并附设女监,集中关押全省女子 罪犯。生产项目主要是红砖、暖气片、粉碎机、挂车等;女监生产服装。1970年至1985年, 共收押改造近万名犯人。1984年被评为省政法战线先进集体。十多年来,共实现工业产值2亿 元,利润1000多万元。
    泰来劳改支队
    泰来劳改支队位于泰来县城八一路北门外,建于1969年,前身是嫩江新生机械厂。1970 年改名泰来新生机械厂,1972年11月称为第八劳改支队,1982年2月改为泰来劳改支队。占地 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关押刑期15年以上的犯人约占三分之一,生产项目 主要是载重汽车。1985年工业产值2亿元,上缴利税3000万元。组建以来累计改造罪犯4万人 。
    哈尔滨新建劳改支队
    哈尔滨新建劳改支队,位于哈尔滨市学府路117号。其前身为松江省劳改企业支队或称新 建工程公司,1980年在劳改局基建工程队基础上,组建劳改支队,1982年8月动工建队,198 4年迁入现址。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支队担负哈尔滨市和临近市、县刑期较短的罪犯的 收押和改造任务,生产项目以承揽建筑施工为主。支队组建5年来,共改造罪犯4000余人,累 计产值3000万元,利润200多万元。
    哈达岗劳改支队
    哈达岗劳改支队位于鸡东县境内,占地面积460万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4500亩。主要担 负收押鸡西市、牡丹江市、绥芬河市及所属各县判处15年以下有期徒刑罪犯的改造任务。以 生产原煤为主,1985年,生产原煤11万吨,创年产值279万元。
    六三劳改支队
    六三劳改支队建于1955年7月,位于泰来县境内西北。土地面积22.1万亩,播种面积10 万亩,种植水稻、小麦、杂粮等。1955年至1962年,关押省内外反革命犯和刑事犯共15795人 ,收容劳动教养分子1984人。以后体制多次变化。1985年,支队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实行大 队、中队集体联产承包、职工个人承包以及兴办家庭农场。30年来,累计生产粮食5亿斤,上 交国家商品粮9000多万斤,养猪2万头,上交肉类100多万斤。
    老莱劳改支队
    老莱劳改支队位于讷河县境内,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27万亩,耕地面积14.7万亩。1 968年以前共收押4463名罪犯。1968年8月,交省农场总局。1981年4月,收归省劳改局。198 1年至1985年,支队共收押2000名罪犯,主要是判处1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犯。犯人主要从 事农业生产及基建劳动。
    凤凰山劳改支队
    凤凰山劳改支队位于德都县境内,1949年建场。土地面积13.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 3万亩。1958年粮豆总产达2268万斤,纯利54万元,被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 位”光荣称号。“文化大革命”期间,1968年4月成立省公安军管会凤凰山“五七”战校,省 公检法机关干部被送到此劳动。1972年恢复劳改农场。30多年来累计改造犯人近万人,生产 粮食7亿斤。
    华山劳改支队
    华山劳改支队建于1955年,位于德都县境内。耕地面积15万亩。建场时定名为苏家店农 场,投入外省送来的罪犯2200多名。以后体制几经变化,生产经营跃居盈利先进单位。1981 年8月重新划归劳改系统。30多年来,累计粮豆总产近7亿斤,上交国家利税1000万元。
    永丰劳改支队
    永丰劳改支队位于德都县境内,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3.9万亩,耕地近5万亩。以后 体制多次变化,1981年收归劳改系统。30多年来,共关押罪犯2万多人,生产粮食2亿斤。
    香兰劳改支队
    香兰劳改支队位于汤原县,是1950年建立的,占地面积15.7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1 965年后体制几经变化,1979年11月重新收归劳改系统。80年代以来,根据犯罪性质和年龄特 点,办起了育新学校,加强了对犯人的思想、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生产也由单一的农业 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农业、畜牧、乳制品加工业为一体的多种经营方向发展。
    莲江口劳改支队
    莲江口劳改支队建于1955年,位于汤原县境内。占地面积27万亩,耕地17万亩。1957年 至1969年收押罪犯11053人。1969年改为国营农场,1981年重新收归劳改系统。农场以种植水 稻为主,小麦、大豆为辅,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985年,支队所属造纸厂被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六好企业”称号。支队医院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
    笔架山劳改支队
    笔架山劳改支队位于集贤县境内。总面积5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万亩。解放初期 为解放四团农垦单位。1953年划归劳改系统。1956年开荒3000亩,押犯2300人。1959年养猪 达8800头,大牲畜达1440头,家禽12万只。1960年果树面积达万余亩,建防护林3000亩。呈 现出“花果满山,绿树成荫,畜群遍地”的兴旺景象。1964年后体制几次发生变化,1981年 重新收归省劳改局。1985年全年实现了无逃跑、无凶杀、无重大恶性事故。支队以农业为主 ,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截至1985年底,共收押罪犯1.5万人,改造释放 近万人。
    黑龙江省少年犯管教所
    黑龙江省少年犯管教所位于阿城县境内。1975年根据全国加强少年犯教育改造和全省少 年犯剧增的情况,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全省年龄在14周岁至18周岁的少年犯主要集中 在少管所关押改造。1984年,所里抽出18名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干警,专门做特殊学校的 文化教育工作,又配备48名犯人兼任教师,办起了扫盲、高小、初中等各类班级,加强对少 年犯的文化教育。10年来全所共收押2万名罪犯,其中少年犯占三分之一。生产项目以水稻种 植、养鸡、养鱼和烧红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