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章 布鞋

  旧社会,制作布鞋是妇女的一项繁重劳动,少女开始针黹的主要功课就是做鞋。在漫长 的岁月中,布鞋并未形成工业化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制鞋业的发展,大部分 妇女逐渐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布鞋从家庭副业生产,逐步向工业化生产过渡,布 鞋生产也从简单的手工操作,逐步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发展。
    黑龙江省布鞋实现工业化生产,是在完成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1956年。全省生产布鞋 的手工业个体劳动者和手工业作坊,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集体化生产。
    1961年,鹤岗市一家在大跃进年代组建起来的集体所有制小厂,用冷压成型工艺制成了 塑料鞋底,成为省内塑料鞋底定点企业之一。该厂被定名为鹤岗市塑料一厂。塑料鞋底代替 葛布底制成的布鞋,既轻便又美观,而且价格底廉,一问世便受到用户的欢迎,生产发展迅 速。从1961年到1963年,生产能力扩大到160多万双。哈尔滨塑料二厂在1961年也开始生产塑 料鞋底,为布鞋生产配套,产量很大,成为全省生产塑料鞋底的重点企业。1962年产品一度 积压。1965年以后,随布鞋生产的发展,塑料鞋底需要量增加,产量逐渐回升。特别是白色 塑料鞋底,比棕色、黑色鞋底更受欢迎。1971年全省塑料鞋底产量769吨/270万双。
    1973年,哈尔滨市松北鞋厂采用注塑工艺生产布鞋,改变改了传统的纳底、缝帮的布鞋 生产方法,掀开了布鞋生产新的一页。1974年,该厂自行设计制造两台圆盘注塑机,使布鞋 生产工序由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比改革前提高30%以上。之后,林甸制鞋 厂、双城制鞋厂等20多家布鞋厂相继采用注塑工艺,到1980年,注塑布鞋新技术,已在全省 50多家布鞋厂推广。1980年,全省生产布鞋1159.2万双,注塑布鞋的产量占30%以上。
    1979年,省内各地布鞋厂,学习外地经验,采用冷粘方法生产布鞋,使布鞋的生产又发 展一大步。
    1980年,双城制鞋厂根据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的特点,首先研制成功并投产毡底五眼布棉 鞋,接着哈、齐、牡、佳等市县的布鞋厂也开始生产毡底棉布鞋。次年,为了提高毡底布棉 鞋的毡底防水性能,双城制鞋厂又在毡底下贴上一层胶底,使毡底布鞋更为保暖防潮,坚固 耐用。
    1981年东北地区在牡丹江市举行东北三省布鞋同行业评比,有70多家鞋厂派代表参加。 在质量评比的21项产品中获胜的前三名,黑龙江省占8项。哈尔滨市松北鞋厂获男注塑布鞋第 一名;牡丹江市制鞋厂获女注塑半高跟一带鞋等3项第一名。技术操作3个项目进入前三名的 共11人,黑龙江省有7人。花样设计3个等级共录取110个品种,黑龙江省有57个。
    省内布鞋生产技术和工艺,先是由手工纳底缝帮到使用塑料底生产,又由机绱布鞋、发 展到注塑布鞋,由葛布底、塑料底、发展到注塑鞋底、毡鞋底、毡底贴胶底以及橡塑泡沫底 等。
    布鞋的品种主要有:手缝布鞋、机绱布鞋、注塑布鞋、胶粘布鞋4大类,200多个品种, 1500多个花色规格。
    1985年,全省有布鞋生产企业50家,有职工6902人,固定资产原值1649.7万元,净值1 072.6万元,生产能力1500万双,1985年实际生产1173.6万双,完成产值4465万元,实现利 税331.1万元。
    省内生产布鞋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哈尔滨市松北鞋厂、齐齐哈尔布鞋厂、牡丹江市布鞋 厂、佳木斯市布鞋厂、林甸制鞋厂、双城制鞋厂等6家,分述如下:
    一、哈尔滨市松北制鞋厂
    哈尔滨市松北制鞋厂 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合作企业,是黑龙江省生产布鞋最大的专业 企业之一。该厂生产的布鞋作功精细,花样较多,且品种齐全。该厂生产的“双燕”牌贡呢 面注塑一带鞋,被评为1981年省优产品。1982年,该厂生产的“双燕”牌注塑中跟男四眼鞋 被评为省优产品。1985年全厂有职工867人,其中技术人员3人,固定资产原值392万元,净值 292万元,生产各种布鞋35万双。完成产值716万元,实现利税48万元。
    二、齐齐哈尔市布鞋厂
    齐齐哈尔市布鞋厂 是1955年5月由6家手工业鞋铺和13名手工业者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 组建的布鞋生产合作小组。当时有社员20名,无定型产品,亦无资金,完全依靠带料加工维 持生产。生产的布鞋,只有4个品种,日产量50双。1956年3月在合作化高潮中,以布鞋生产 合作小组为基础,成立了布鞋生产合作社,人数达140多人,厂房分散两处,占地面积50平方 米,生产手工缝制的男、女式反绱棉夹布鞋,日产300双。1957年经手工业联社批准,将靴鞋 生产合作社加工布鞋的70名社员并入布鞋生产合作社,社员人数增加到240人。1958年布鞋生 产合作社改名为齐齐哈尔市布鞋厂。1961年,街办企业龙沙鞋厂、卜奎鞋厂、铁峰鞋厂和大 陆综合厂合并到齐齐哈尔市布鞋厂,这时布鞋厂职工达300人,生产纳入了市二轻局生产计划 ,产品由商业批发站包销,日产量达500多双,年产值达60万元。1967年该厂采用塑料和橡胶 两种鞋底生产布鞋,劳动效率迅速提高,日产布鞋达到700双。1978年日产量达到1000双。1 982年安装1台自动注塑机,1984年又安装1台自动微孔发泡注塑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日产 量达1300双。产品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先后出口布鞋126万双。该厂生产的“双齐 ”牌童布鞋、“齐乐”牌机绱五眼棉鞋等5种产品,分别被评为省优产品和全国生活用品优质 产品。1985年底,该厂占地面积达到239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职工218人,各类 专业技术人员10名,主要生产设备105台(套),固定资产原值26万元,净值16万元;主要产 品有机绱底男女中棉鞋、机绱各类夹鞋、注塑男女童棉鞋、女童夹鞋、微孔发泡男女中夹鞋 和反绱男女棉布鞋等,全年总产量达36.3万双,工业总产值达146.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 7126元/人,全年实现利润314万元,上缴税金9万元。
    三、牡丹江市布鞋厂
    牡丹江市布鞋厂 是牡丹江市爱民区的一家区街工业企业,1985年有职工82人,生产各 种男女布鞋,主要品种有紧布鞋、坡跟鞋、胶粘鞋、毡底棉鞋等100多个品种,年产能力15万 双。
    四、佳木斯市布鞋厂
    佳木斯市鞋厂 生产的布鞋品种齐全。1985年前就配了各种年龄段的鞋楦和模具,能生 产从儿童、青年到老年的各种规格的布鞋,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1985年上马坤坡一带注 塑发泡、呢面胶粘、红平偏扣等几个新品种,使企业盈利2.5万余元。特别是该厂的中人发 泡鞋,全年生产17万双,填补了地区空白,给企业增加产值34.2万元,利润3.6万余元。该 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合江地区外,还远销吉林、辽宁、河南、河北等地,销售的网点由原 来的53家增加到200多家。
    五、林甸制鞋厂
    林甸县制鞋厂 是一个全民所有制小厂,也是省内生产布鞋的主要企业。1985年有职工 182人,固定资产86.7万元,自有资金14.5万元,年生产能力40万双,1985年生产各种布鞋 32.4万双,实现利润12.5万元。该厂建于1958年,建厂初期只有27名职工,工人按传统工 艺手工操作,年产量只有5000双。1976年以后,该厂从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两方面进行改革 和整顿,上了注塑布鞋生产线,建立健全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工艺标准和定额, 使企业向科学管理迈进一大步。布鞋生产,从手工做鞋变为机绱布鞋、注塑布鞋和胶粘布鞋 。产品品种由10个、15个花色增加到300个品种,500个花色,产销量由过去20多万双提高到 42万多双,年利润也由2.3万元提高到12.5万元。该厂从1983年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应 用量本利分析,TQC管理、价值工程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ABC管理、目标管理 、看板管理,从而建立一套现代化管理体系,使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双城县制鞋厂
    双城县制鞋厂 原为生产布鞋的军工企业,1958年交地方接管。1985年,既生产布鞋也 生产皮鞋,是全民所有制企业。1985年有职工1070人,固定资产原值204万元,净值136万元 ,生产布鞋和皮鞋19.2万双,完成产值803万元,实现利润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