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洗衣机、电冰箱 自1975年以来,在各级工业部门的引导下,一个“洗衣机热”逐渐兴起。1980年,全省
有80余家试制或少量生产简易单缸洗衣机。其中,技术条件较好,产量较大的有哈尔滨市洗
衣机厂、松江电机厂、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和哈尔滨搪瓷厂等4个厂家。由于各自为战,零部
件配套跟不上,均未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1981年4月,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省经济委员会暨哈尔滨市经济委员会在哈尔滨
市召开全省洗衣机专业会议,着重研究了洗衣机定点,协作配套,三年发展规划和落实1981
年生产任务。会议确定:1.产量:1981年计划生产10万台(1980年产量1万台),1983年达
到26~30万台;2.定点生产厂:哈尔滨市开关厂(后改为专业洗衣机厂)和哈尔滨搪瓷厂(
兼业)为定点生产厂。开关厂、拖拉机配件厂生产普及型,松江电机厂生产双桶甩干型,搪
瓷厂生产搪瓷洗衣机;3.质量要求:做到洗涤效果要好,不伤衣物;安全要保证,不漏电,
不跑水;使用灵活,噪音要小;经济耐用,美观大方。要求年末达到部颁标准;4.会议确定
了13个配套厂,对协作配套做了安排。会议还确定洗衣机产品划归省二轻局统一管理。还对
物资、设备、资金、科研、质检以及产供销问题做了部署。从而结束了一哄而上、各自为战
状态,为洗衣机生产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
1981年洗衣机产量比1980年增长7.4倍,1985年又比1980年增长29倍以上。而二轻系统
的专业厂—哈尔滨市洗衣机厂不论自身增长,还是在同行业中的比重都是很突出的。1981年
比1980年增长5倍以上,1985年又比1980年增长43.9倍。在同行业中产量比重由1981年占43
.2%,1985年上升到63.68%。成为同行业的“主力”。哈尔滨搪瓷厂没有形成生产能力。
哈尔滨市洗衣机厂,是哈尔滨市第二轻工业局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其前身是以生产
低压开关柜为主的厂家。1978年试制单缸洗衣机。是全国最早研制生产的该产品厂家之一。
1979年小批量生产,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1980年哈尔滨市洗衣机厂被轻工业部定为全国11家重点洗衣机专业生产厂家之一。1981
年,在全国评比中,该厂“蓝天”牌洗衣机洗涤效果为全国第一,磨损度全国第二。产品销
售量2.5万台,供不应求。
1982年1月,市场销售形势剧变,致使产品积压5000余台。当年,工厂自有资金261万元
,而占用达666.3万元,其中银行贷款375万元,欠承付款160万元,其他外来资金49万元。
仅向银行交纳利息和迟纳金就需44万元。若按年产3万台计算,每台成本增加14.7元,每销
售一台亏损16元。一季度净亏9万元。为摆脱困境,从二季度起与全国商业二、三级站建立1
03个销售点,年销售额达640万元,比1981年同期产值提高1倍。全年减亏20万元,偿还债务
166万元。
1983年与7个厂家横向联合,组成洗衣机总厂。同年6月,研制成功双缸五型半自动洗衣
机,作为定型产品投入生产,在全国十分畅销。哈尔滨市政府和二轻局投放了40万元贷款,
上了板金壳体、静电喷漆、总装三条生产线;改进开关,克服漏电缺点,降低了噪音与价格
,从而在全国评比中获第一名。
该厂1981~1985年年均产量达9万台,最高达13万台,产值达5200万元,利润达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