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牙雕
黑龙江的牙雕由哈尔滨市雕刻工艺厂生产,该厂有职工160人,年产能力按产值计算为5
0万元,产品一直以出口为主,1983年完成产值23万元,1985年完成产值35万元。
黑龙江牙雕起步较晚。1959年,省手工业部门组织老工人和艺徒去北京、天津学习牙雕
技术。1961年试生产,1962年生产牙雕218件,完成产值4.3万元,70年代至80年代产值在1
5~35万元左右。
黑龙江牙雕主要承传北京牙雕的风格,既有宫廷艺术的古雅庄重和讲究精雕细刻的特点
,又有民间艺术生动活泼、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虽然起步较晚,在60年代发展较快,无论
是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全国牙雕艺术的同等水平。哈尔滨市雕刻工艺厂
创作的《金陵十二钗》、《麻姑献寿》、《七仙女下凡》、《天女散花》等作品,体态生动
,造型优美,很有观赏价值。对现代题材的作品,也力求新的意境。如大型牙雕《夜诊》,
描绘了北方暴风雪的深夜,鄂伦春族青年驾着驯鹿雪橇,奔驰在白茫茫的雪野之中,解放军
女军医把自己御寒的皮大衣披在女患者身上,刻画出迎风傲雪飞奔的情景和解放军医生救死
扶伤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全国第二届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受到专家与观众的一
致好评。